欧盟研发自修复电池技术 延长电动汽车使用寿命

为提升电动汽车电池性能与寿命,欧盟资助的研究团队正开发新型自修复电池技术,可快速检测损伤并实现自我修复。

电池中配备的先进传感器有助于电动汽车提升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电池是当前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的主要障碍之一,若能实现自我修复,将显著提升其使用效率。

2025年2月,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0%。尽管电动汽车对交通电气化和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电池技术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采用锂离子电池,其结构更为庞大且复杂,包含数十公斤的锂、镍和铜等贵重金属,且需满足十年以上的使用寿命要求。

在欧盟资助的“凤凰”(PHOENIX)项目下,研究团队正致力于开发具备自我修复能力的电池系统,以延长电池寿命、提高安全性,并减少对新材料的依赖。

德国弗劳恩霍夫硅酸盐研究所材料科学家Johannes Ziegler表示,通过自我修复机制,电池整体资源消耗将减少,从而降低碳足迹。

2023年,欧盟将锂、镍、铜和钴等列为34种关键原材料之一,凸显其在工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凤凰项目名称源自神话中浴火重生的神鸟,象征着电池技术的再生与革新愿景。

根据欧盟法规,自2035年起,所有新销售的轿车和货车必须实现零排放,以大幅削减交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