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加仓中国不动产,多家机构上调经济预期

7月26日,话题#全球资管巨头“抄底”中国房地产#冲上百度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全球资管巨头施罗德资本旗下房地产投资部门近日与浙江企业西子国际联合发起总规模约30亿元的私募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聚焦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写字楼、消费基础设施投资机会。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陆续有十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或国际投行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摩根士丹利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高盛将2025年全年GDP增速预测上调0.6个百分点,野村上调0.5个百分点,摩根大通上调0.7个百分点,大华银行上调0.3个百分点。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指出,从去年9月以来,政策持续发力,以支持消费内需、提振金融市场信心为重心,今年上半年包括消费品刺激、地方债置换、“反内卷”改善竞争环境等举措,体现了政策的前瞻性效果。

多家外资机构专家表示,在中美“关税博弈”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凭借全产业链竞争力、技术升级突破以及消费市场活力,展现出强大发展潜力。大华银行研究主管全德健指出,中国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完整工业体系,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支撑。

安联投资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汤继成表示,中国正显著提升制造业附加值,聚焦高科技和绿色产品领域,如半导体、人工智能、电动汽车、锂电池、机器人等,推动全球技术进步。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提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已广泛进入欧洲市场,反映高端制造与智能驾驶领域取得先发优势。

在房地产方面,除施罗德资本外,汉斯集团、淡马锡、安耐德资本、范达集团等外资机构近期均完成在中国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备案,表明外资正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国联民生证券指出,房地产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政策持续发力巩固市场企稳态势。2025年上半年,核心城市土地市场回暖迹象初显,改善型需求韧性较强,为头部房企创造估值修复空间。

中银国际证券预计,下半年地方政府将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包括旧改房票安置、城市更新金融支持、专项债收储等措施。华源证券表示,中央层面高频提及建设高品质住房,高品质住宅或迎来发展浪潮。

二级市场上,近期A股市场持续上涨,7月25日小幅调整。截至当日收盘,沪指下跌0.33%报3593.66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22%、0.23%。本周,沪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67%、2.33%、2.76%。

中原证券指出,当前沪指与创业板指平均市盈率处于近三年中位数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中国经济延续温和复苏态势,消费与投资成为核心驱动力,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快,ETF规模稳步增长,保险资金持续流入,形成显著托底力量。

该券商预计,短期市场以震荡上行为主,建议关注中报业绩高增长、科技成长双线策略,以及高股息银行、公用事业、战略新兴产业等方向。

中信证券指出,“反内卷”政策强度不断升级,有望成为持续投资主线。长期看,反内卷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绩效考核机制优化,短期政策尚未全面出台,低位周期制造品种或成交易主线。

平安证券表示,保险资金正成为A股重要边际增量资金之一。动态测算显示,A股上市四家大型险企从2025年起每年投资A股增量资金约3477亿元—6598亿元。高股息蓝筹将持续受益于险资增量资金配置逻辑,红利策略具备逢低布局价值,建议关注红利资产行业间的再平衡及港股红利洼地配置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