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已成为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标准配置,而PCIe技术的普及使固态硬盘传输速度相较早期SATA3 6Gbps接口提升超过20倍。
尽管M.2接口最为常见,但PCIe固态硬盘还有另外两种接口形式,因应用场景不同而不为大众熟知。
M.2接口原名为NGFF,旨在取代mini PCI-E和mSATA接口。其结构分为B-key、M-key和BM-Key三种规格,区别在于插槽隔断和金手指缺口位置的不同。
B-Key支持AHCI协议,走SATA通道;M-Key支持NVMe协议,走PCI-Eexpress通道;BM-Key理论上兼容两种协议,甚至支持USB。例如部分M.2无线网卡中,Wi-Fi功能走PCI-Eexpress通道,而蓝牙和LTE功能走USB通道。
AIC接口即标准PCI-Eexpress接口,根据通道数量分为x1、x2、x4、x8和x16规格。其中x16用于显卡,x1用于声卡/网卡等,固态硬盘通常使用x4规格。M.2 NVMe插槽本质是PCI-Eexpress的变种。
由于采用标准PCI-Express接口,AIC固态硬盘可直接安装于台式机主板。若主板M.2插槽不足,还可使用AIC转M.2转接卡扩展接口数量,但需注意AIC接口支持的通道规格及PCI-Express通道拆分能力。
U.2接口固态硬盘主要用于服务器领域,常见为2.5寸规格,外观与SATA接口相似,但金手指中部有凸起并多出触点。
U.2接口同样是PCI-Express的变种,通过专用转接卡即可在台式机主板上使用。
总体而言,M.2、AIC和U.2接口可视为外观差异,均支持PCI-Express和NVMe协议,借助转接设备可在不同平台使用。部分硬核玩家热衷于二手市场的AIC和U.2固态硬盘,但普通用户仍建议优先选择M.2接口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