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出的小蓝包送礼功能,最初因蓝色红包封面得名,原本设想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人情纽带,却意外成为网友整活平台。
小蓝包商城中,抽象商品占据主流,如名为“三折叠”的果冻、“带派雨姐”鼠标垫、《如何拉出完美形状的屎》教科书等礼物,受到用户欢迎。
尽管部分商品看似奇特,但销售情况良好,评论区不乏好评,如“舍友收到了,他很难不喜欢”等。
根据微信官方发布的《春节送礼全景报告》,2月中旬,93.7%的受访者已知微信线上送礼功能,超过80%的用户在春节期间使用该功能,40%的用户同时扮演送礼与收礼角色。
部分品牌在春节期间通过小蓝包实现销售增长,如三只松鼠销售额超1000万,屈臣氏除夕单日订单量突破6k+,特仑苏品牌微信小店总GMV环比增长20倍,诺梵巧克力春节期间单品类成交件数超2万。
美食、实用、情感类商品位列送礼榜单前三。
小蓝包功能持续扩展,新增群发礼物和礼物抽奖模式,适用于多人送礼场景。
初期外界对小蓝包存在质疑,认为送礼流程繁琐,难以适应人情社会需求。
微信官方通过持续优化玩法,推动送礼成为情感联系方式。
目前小蓝包仍面临商品种类有限、购物流程复杂、价格缺乏优势等问题。
微信或借小蓝包逐步培养用户在其平台购物的习惯,为未来电商布局打下基础。
微信小蓝包虽尚未成为主流电商平台,但其作为社交电商尝试,已展现出一定潜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