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上半年GDP增速领跑全国前20强省份

今年上半年,中部省份经济增速亮眼。时代周报记者梳理31省份经济半年报发现,上半年湖北GDP同比增长6.2%,排在全国第三。若将比对范围设置为全国GDP前20强省份,则湖北以6.2%的增速居于首位。

此外,河南、安徽、江西、湖南4个中部省份上半年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河南同比增长5.7%,安徽、江西、湖南则均为5.6%。上述五个中部省份不仅均跑赢全国平均增速(5.3%),也高于各自年初设定的全年经济目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超66万亿元,同比增长5.3%。

不过同在中部,山西上半年GDP同比增长3.8%,在全国垫底。但与2024年同期相比,其增速由1.9%提升至3.8%,进步明显。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磊指出,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中部地区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地理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对人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集聚能力,有效拉动经济增长。随着市场分割、要素扭曲现象不断减弱,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交通便利的中部地区作为区位。

王磊认为,未来几年,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也表示,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中部地区区位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有望获得更多发展利好。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链布局,中部地区或将迎来更大力度的支持和政策倾斜。这不仅有助于推进中部崛起,也将提升全国经济运行效益,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湖北作为中部地区增速最快的省份,第二、第三产业均增长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7.5%。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28.4%,与河南的差距缩小至100亿元。

消费端方面,通过“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新能源汽车、家电销售增长均超40%。2025年上半年湖北经济延续了近年来的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湖北GDP增长5.8%,与江苏、安徽并列全国20强省份之首;2023年增长6%,仅次于重庆。

王磊指出,湖北位于“中部之中”,九省通衢,具备良好的对内、对外交通基础设施,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同时,湖北县域发展成效显著,为全省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十年前全国百强县名单中,湖北仅有一地入围。而在最新名单中,湖北共有八地上榜,总量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江苏、浙江和山东,四个入围县城名次均有明显提升。

与湖北形成对比的是山西。2025年上半年,山西GDP增速3.8%,在全国垫底。其中外贸是其一大“失分项”,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20.8%。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通屏分析指出,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山西正经历较长期的产业转型,煤炭产业边际收益递减明显,导致其人口持续净流出趋势。

王磊表示,煤炭产业长期是山西支柱产业,要找到替代性支柱产业需要较长时间。短期内,山西经济增速较低的情况或将持续。

不过,王磊强调,观察一个地区发展情况,不能仅看GDP增速,还应综合考量经济总量、人均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未来发展潜力等指标。在转型压力下,山西也积累了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和发展潜力。

他认为,能源仍是山西的重要优势。当地风力、煤炭资源丰富,可以通过精细化加工提升附加值。这一过程需前期大量投入,且周期较长,关键在于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及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协同。

李通屏指出,包括山西在内的多数人口负增长地区,一方面要积极凝聚人气,投资于人,营造稳定人口规模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应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采取适应人口减量发展的针对性措施。

具体而言,一是以需求为导向,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二是探索行政机构改革,优化配置公共资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