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香山”RISC-V处理器实现产业落地

开源 RISC-V 处理器核“香山”产业落地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2025 年 7 月 16-19 日,在上海举办的 2025 RISC-V 中国峰会期间,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宣布第三代“香山”(昆明湖)IP 核已实现了首批量产客户的产品级交付。

2025 年 7 月 26-28 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集成了第二代“香山”(南湖)IP 核的某国产量产 GPGPU 芯片正式亮相,基于该芯片的智能加速卡出货量已上万,实现规模化应用。

开芯院表示,“香山”IP 核在业界首次实现产品级交付与规模化应用,标志着开源高性能处理器 IP 核正式进入产业落地阶段,为 RISC-V 产业技术研发、商业落地开辟了一条不同于传统 ARM 模式、基于开源模式的新路径。

“香山”处理器核开发历程如下:

开源 RISC-V 处理器核“香山”源于中国科学院在 2019 年的前瞻布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于 2021 年 6 月成功研制了第一代开源高性能 RISC-V 处理器核“香山”(雁栖湖),性能对标 ARM A73,SPECINT2006 7 分 / GHz,是同期全球性能最高的开源处理器核。

为加速“香山”的技术演进和应用落地,加快 RISC-V 生态建设,2021 年北京市与中国科学院达成战略合作,组织 18 家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内顶尖科研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开芯院。

2023 年 5 月 26 日,开芯院发布第二代“香山”(南湖),性能对标 ARM Cortex-A76,主频 2GHz@14nm,SPECCPU2006 分值达到 10 分 / GHz,专门针对工业控制、汽车、通信等泛工业领域。

“香山”(南湖)带动一批企业加速布局 RISC-V 产品线,开始在一些芯片产品中集成该 IP 核。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一家国产 GPU 芯片头部企业展示的自研智算加速卡中成功集成了“香山”(南湖)IP 核。据悉,该国产 GPU 公司已经实现全国产千卡千亿模型算力集群的交付,正朝着万卡智算集群加速迭代。

“香山”(南湖)IP 核被用于芯动科技全功能 GPGPU 芯片“风华 3 号”中,仅用 2 个月即完成 IP 集成与仿真验证。其中,“香山”CPU 核负责从主 CPU 卸载的一些关键功能,包括处理跨芯片通讯与数据搬运、启动控制及片内 IP 配置、实现低功耗与动态功耗控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提供异常处理能力等。据悉,该产品即将面市。

2022 年 8 月,开芯院牵头联合计算所、腾讯、阿里、中兴通讯、中科创达、奕斯伟、算能等形成联合研发团队,在全球首次采用基于开源的处理器核联合研发模式,共同研制第三代“香山”(昆明湖)开源高性能 RISC-V 处理器核,性能对标 ARM N2。

2024 年 4 月,“香山”(昆明湖)正式发布,SPECCPU2006 分值达到 15 分 / GHz,符合 RVA23 标准,性能进入全球 RISC-V 处理器第一梯队。

在发布后的一年多时间中,开芯院联合企业完成针对“香山”(昆明湖)的产品级验证工作,包括构建严格的测试验证流程,形成四个层次的验证规范,开发超过 2 万个测试用例,建立包含数十个商业工具、开源工具、形式化工具等验证工具箱。

通过开芯院与多家企业的共同努力,“香山”(昆明湖)最终实现验证覆盖率近 100%,同时大幅降低企业获得性能对标 ARM N2 的产品级 RISC-V IP 核的成本。

目前,“香山”(昆明湖)已实现首批量产客户的产品级交付。进迭时空正基于“香山”(昆明湖)自研 X200 核,并研发其第三代旗舰 RISC-V AI CPU 芯片,预计 2026 年底进入量产。

同时,进迭时空研发的首款 RISC-V 服务器芯片将于近期流片,其中内置 6 个“香山”(昆明湖)核。在双方团队的努力下,服务器芯片已在 FPGA 平台上稳定地运行 Linux 操作系统及虚拟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