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由盈转亏,光明地产正面临经营困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净亏损约3.6亿—4.4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0.08亿元,同比下滑536%—636%。
光明地产表示,净利润亏损主要由于房地产开发业务规模及报告期内结转项目毛利率水平下降。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这是光明地产近四年同期首次出现净利润为负。2021—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44亿元、0.09亿元、0.09亿元及0.08亿元。
销售额下滑也是净利润亏损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知名上市房企,光明地产曾于2018年提出“未来三年实现500亿元”销售目标,并在全国多个省市扩张拿地。
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公司签约金额逐年下滑,2020年达362.68亿元后,2024年降至55.47亿元。
面对业绩下滑,光明地产调整拿地策略,2024年新增土地储备全部落子上海。2023年及2024年,公司均提出60亿元土地投资预算,并强调深耕上海。
同时,光明地产也通过出售资产优化业务结构。2024年6月,公司转让全资子公司海博供应链100%股权及债权,交易金额2.95亿元;同年11月,拟转让海博斯班赛及光明生活服务两家公司100%股权,预计带来2.94亿元净利润。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共发生81笔并购交易,披露交易金额总规模约291亿元。其中6月并购交易19笔,交易金额约106亿元,环比增长334.4%。
业内人士指出,并购已成为房企缓解现金流压力、聚焦核心业务、优化资产结构的重要手段。2024年11月至2025年6月,华润置地等头部房企加快资产处置,住宅业务布局更加聚焦。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分析称,并购可帮助房企梳理地产业务、拓展融资渠道、实现降本增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