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持续推出AI工具,希望将其打造为选品、设计、客服等环节的强力辅助。1688、值得买科技等平台近期纷纷更新AI功能,部分接入AI的中小企业已实现人效提升至500万元,甚至打造出了毛利率高达92%的爆款产品。然而,AI在中小企业的普及仍面临理解成本高、效益不明显等现实阻力。
目前商家对AI的应用多停留在图文生成、数据洞察等基础层面,对于复杂产业链的深度适配仍需时间。平台如1688虽通过迭代产品降低使用门槛,但中小企业更关注降本增效的实际效果。行业普遍认为,AI工具需进一步场景化、个性化,才能实现规模化应用。
以泉州市蒂万坦斯贸易有限公司为例,其总经理刘世奇通过AI助力,将拖鞋生意做到年收入4000万元,并在海外市场推出一双售价145美元的“丑拖鞋”,批发端毛利率高达92%。他通过AI选品策略分析市场趋势,使新品开发周期由1至1.5个月缩短至一天可推出上百款。
商家在使用AI工具时更在意实际产出。淘宝推出“图生视频”工具,可帮助商家自动生成商品短视频;京东言犀视频大模型可根据用户喜好生成产品视频内容;快手磁力开创则实现从创意到成品的全流程智能化。
目前AI主要应用于商品图制作、营销物料生成、用户行为分析等环节。一位质检行业技术高管表示,AI在设计环节已能帮助行业提高效率,但传统制造业企业需转变观念并具备一定技术能力。
为提升中小商家使用率,1688对商家数字人产品进行多轮迭代,使其具备自动优化商品图、接待客户、完成GMV目标等功能。该平台商业化负责人齐晓宁表示,大幅降低使用门槛才能推动规模化应用。
平台也在调整技术资源,使AI产品适配更多细分领域。微盟推出自研大模型应用产品WAI,拓展AI适配场景。值得买科技上线“海纳”MCP Server商品搜索Pro接口,搜索准确率由88%提升至94.5%。1688上线AI版App,集成AI搜索、选品、创款等功能。
1688 CTO霍承富表示,当前AI版以用户体验优先,暂无广告渗透计划。齐晓宁也强调,现阶段重点在于理解买家痛点并承接需求,而非急于商业化。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电商平台的AI产品仍处于争取用户阶段。对于生产流程复杂的制造型企业而言,AI尚未完全嵌入其产业链,企业在数据上传方面仍较为谨慎,导致行业数据池存在局限。
霍承富认为,未来AI工具规模化应用需适配不同营销场景和用户需求,提升素材的个性化程度,这是AI工具未来的重要价值增长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