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定义汽车、科技平权、数据驱动、全球本土化、生态协同、标准升级、反“内卷”与长期主义成为汽车行业关注热点。汽车企业需以全球化视角、本土化运营拓展市场,构建技术创新、品牌服务、用户体验多维竞争力,参与产业跨界融合与开放协同体系建设,注重品牌沉淀、管理变革与服务质量,摒弃短期低成本竞争模式,坚持产品规模导向和长期主义。
基于此,盖世汽车研究院与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汽车分会联合举办2025年中闭门沙龙,邀请业界专家领导、合作伙伴共同探讨行业趋势。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汽车分会会长、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总监徐政表示,分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汇聚海归智慧与力量,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行业影响力。通过组织高水平研讨会、打造“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等品牌活动,走访高精尖车企与高校搭建沟通桥梁,并依托专业研究能力,围绕“中国品牌车高质量出海”“汽车行业反内卷”等议题建言献策。在组织建设方面,广泛吸纳汽车精英人才,凝聚海归群体,深化交流合作,拓展服务维度,辐射长三角产业发展,深化“人才库、智囊团、生力军”功能,聚焦行业热点难点开展研究。
盖世汽车研究院副总裁王显斌指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需转向科学决策方法,依据数据、市场趋势、细分赛道与增量制定策略。盖世汽车推出全球产业大数据系统,对产业产能、产值、品类、核心供应商及配套设施进行详尽拆解与分析,大量运用AI技术进行关联整合,构建直观数据看板,服务于车企供应商选择决策与投资人评估投资赛道。
此外,盖世汽车数据智库平台依托供应链底层大数据,智能抓取全球新技术信息,通过智能化知识图谱分析、BI系统应用、AI机器学习分析预测,原创性推出未来7年乘用车市场预测数据、乘用车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电气化配置数据查询与分析服务,帮助企业实时掌握市场动态与竞争情况,制定科学策略。平台已有6,500+合作用户。
盖世汽车研究院市场分析师陈玮玮分析海外市场格局。美加、日韩、印度等市场因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普遍对中国车企设置较高非关税壁垒与本地化生产要求,准入门槛较高。拉美、中东、非洲及东南亚市场未形成强势本土产业体系,对中国品牌较为开放,具备成本优势与产品结构契合度,是未来中国乘用车出海的重要增量来源。
基于市场进入壁垒与法规成熟度,海外市场可划分为四类:战略堡垒型市场(如欧盟、土耳其)、高风险不确定型市场(如印度、伊朗)、机会合作型市场(如泰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巴西、以色列)、快速切入型市场(如巴基斯坦、非洲、中亚、俄/白俄)。
陈玮玮指出,海外市场可考虑四种典型制造×渠道模式组合,匹配不同市场体量与成熟度。其中,中大型国家市场多数采用“本地制造+授权经销商”模式,其他市场则根据政策、规模与自身实力,灵活搭配本地组装或整车进口方式与渠道布局。围绕“海外市场战略定位与进入策略”“乘用车出口市场表现及展望”“零部件企业如何赋能整车出海”等方面,深入研讨中国乘用车出口的痛点及未来方向。
盖世汽车研究院市场分析师董静介绍,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内销1,095万辆,同比增长13.6%。在“两新”政策带动下,增量规模与同比增幅均超预期。各动力市场表现均超预期,NEV贡献核心增量,ICE销量低速下滑。插混(含增程)销量同比增速放缓至29%,头部车企销量增速放缓、产品策略调整与竞争激烈是主要原因。
分级别市场中,A0级和A00级轿车、A级和B级SUV是主要贡献细分市场,轿车市场核心增量来自政策驱动下的纯电爆款小车增长,SUV市场来自新产品销量提升。传统自主车企销量分化明显,比亚迪销量超210万,吉利与五菱同比增速分别为49.3%和57.2%。合资品牌销量降幅减缓,市场份额稳定在33%左右,大众、丰田和上汽通用依靠“技术主权下放+本土决策链重构”实现销量企稳。
董静认为,随着新能源乘用车快速发展、增换购需求与贸易出海增加,中国乘用车将继续增长,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3,000万辆,自主品牌市占率有望突破80%。未来车企将演变为汽车制造商、生态品牌服务商、细分市场产品领先者、头部合资企业、央国企等多元形态。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单燕平表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达56%。新能源乘用车普及率近70%,10-15万车型渗透率增幅大,20-30万及50万以上车型渗透率高。信息辅助类功能中LDW和FCW搭载率超60%。控制辅助类功能中AEB渗透率67.9%,ACC与LCC增速快,城市NOA渗透率3.4%,高速NOA渗透率17.3%。
从传感器配置看,L2级以5V、1V方案为主;L2++级以12V和11V方案为主,激光雷达方案占比较高。新势力玩家高阶智驾辅助功能标配率高,理想、赛力斯、蔚来、小鹏等NOA渗透率超50%。外资/合资车企高阶辅助驾驶功能配置较低。
智能座舱渗透率持续上升,上半年达75%。新能源乘用车普及率近90%,20-30万车型渗透率增幅大,50万以上车型渗透率超95%。中控屏渗透率近95%,语音交互、车联网渗透率均超80%,全液晶仪表约77%。数字钥匙、5G网络、座舱域控、HUD、DMS等渗透率提升明显。
单燕平指出,10万以下车型市场智能化并非消费者重点需求,在10-15万车型市场,高速领航、语音控制、车联网等功能受青睐,在15-20万市场,城市领航、语音多区识别受关注,在20万以上市场,自动泊车等高阶控制辅助功能、座舱主动化服务成潜在机会点。
主题分享后,沙龙进入话题研讨环节——反“内卷”时代背景下的竞争策略。面对“内卷”“同质化”,企业如何通过底层技术创新跳出产品同质化陷阱?应对关税壁垒、文化差异与“内卷外溢”,企业如何建立可持续的海外本土化体系?如何平衡短期成本控制与长期生态健康?从卖车到卖服务,数据如何重塑盈利模式?嘉宾们围绕上述热点展开深入讨论。
“破卷重生,穿越汽车产业新周期——盖世汽车研究院2025年中闭门沙龙”圆满收官。面对产业周期更迭,唯有共识方能聚力突围。价值深耕愈发重要,下半年考验企业对共性技术的投入决心、对全球化新格局的适应能力、以及对产业生态健康的共同守护。期待与会者将本次沙龙中汲取的“破卷”智慧,转化为构建更健康、更具创新韧性生态的实际步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