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前沿技术成果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集中展示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产品。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Q系列人形机器人在大会上亮相,其中Q5机器人具备0.1毫米的装配精度,能够完成柔性线缆插接、挂扳手、采摘苹果、射箭等复杂操作任务。

科研团队已推出五代Q系列人形机器人,并将在未来推出第六代产品。第六代Q系列机器人将采用更轻的机械臂设计,以提升负载能力,满足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除人形机器人外,大会还展出了多种特种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可替代人类执行特殊任务,在极端条件下完成高难度作业。通过佩戴数据采集手套,操作人员可控制机器人手臂同步完成手指动作,实现对机械手的高精度操控。

特种机器人采用刚柔耦合灵巧手设计技术,结合仿筋腱驱动与刚性驱动方式,既具备通用操作能力,又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其应用覆盖救援、探测等多个领域,未来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

大会期间发布了《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十大发展趋势》和《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具身智能机器人具备感知、决策和执行一体化能力,能与环境高度交互,提升自主适应能力,应用涵盖复杂环境作业、智能服务等领域。

《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十大发展趋势》从设计、软硬件一致性、数据集建设、人机协同、开源社区等维度系统描绘了具身智能机器人未来发展方向。《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提出工业通用操作、汽车制造、3C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生产、安全应急、商业服务、家居服务、农业生产等应用场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乔红指出,Q5机器人具备更高的精度,可实现软性材料的精准插接;第六代Q系列机器人将针对工业和农业应用进行优化设计;具身智能机器人未来将在更广泛、更高水平的场景中实现应用,通过融合数学和神经科学提升系统泛化能力和性能,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