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正在Windows 11平台测试Chrome浏览器的“无痕模式下阻止脚本”功能,旨在增强用户隐私保护,遏制跨站追踪行为。
该功能通过阻止第三方脚本使用指纹识别技术,在用户浏览不同网站时防止被追踪和重新识别。当前Chrome无痕模式虽然可隐藏浏览历史,但无法完全阻止网站收集用户信息,谷歌希望通过此功能补足隐私保护短板。
该机制在用户启用无痕模式后,自动拦截出现在“标记域名列表”上的第三方脚本。只有当这些脚本尝试读取设备或浏览器详细信息后,才会被标记并阻止运行。
部分脚本即使未使用cookies,也能通过canvas、WebGL、字体或音频接口收集指纹信息,并生成唯一ID实现跨站追踪。新功能能够阻止此类脚本加载,从而切断指纹识别链条。
与Safari的智能防跟踪(ITP)和Firefox的增强型防跟踪(ETP)相比,Chrome的脚本阻止功能目前仅在无痕模式下生效,且采用名单式管理,覆盖范围相对有限。
Safari和Firefox已在常规浏览模式中部署更为激进的脚本和cookie阻断技术,而Chrome则选择更温和的方式,以减少对网站正常功能的影响。
用户启用该功能后,若某个网站因第三方脚本被拦截,浏览器地址栏将显示“眼睛”图标作为提示。用户可根据需要,对特定网站手动关闭保护,或在设置中整体禁用该功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