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检医疗以太坊战略引爆股价 三重逻辑重塑估值体系

近期,港股IVD龙头华检医疗(01931.HK)走出数倍上涨行情,在整个医疗板块中涨势领先。自7月开启升势以来,公司股价7月单月涨幅约120%,8月继续上涨,截至8月12日单月累计涨幅超91%,市值突破150亿港元。股价飙升的核心逻辑,与华检医疗密集发布具有颠覆性的战略举措密切相关。

8月8日,公司连发三则公告,其中自愿性公告重点提到启动以太坊金库战略,包括两大核心框架:一方面建立以太坊(ETH)金库储备,通过多维度资金来源采取定投式策略持续增持以太坊;另一方面建立以太坊创造引擎(ivd.xyz交易所),采取NewCo模式,借助平台和Web3技术发力医疗创新药资产代币化领域。

公司已首批完成5190枚以太坊的买入,随着以太坊价格突破4300美元,该批成本价3661美元的以太坊已实现浮盈约330万美元。目前,华检医疗的以太坊储备规模在港股上市公司中排在首位。董事会已批准8.8亿港元预算用于增持以太坊,且未来还将通过其他渠道募集更多资金加大购买额度,公司以太坊储备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投资角度看,过去这家营收利润逐年提升的IVD企业,正向资本市场演绎全新的估值维度。公告发布后交易日的股价表现表明,新的估值体系获得了投资者认可,市场对新战略的前景寄予高度期待。

华检医疗作为投资标的,未来价值生长离不开以太坊作为核心储备资产提供的支撑。7月以来,以太坊已累涨超过70%,突破4300美元,华尔街机构持续押注其“数字石油”这一长期价值逻辑。机构投资者认为以太坊是继比特币之后的下一个储备资产。

渣打银行报告显示,自6月以来,加密货币财政储备公司已购买了超过1%的以太坊流通供应量,同期表现优于专注于比特币的公司。今年以太坊/比特币的比率连续攀升创下新高,表明市场对以太坊的态度已迈过“情绪拐点”。

参考美股两大“ETH金库概念”,SharpLink Gaming(SBET)和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BMNR)分别持有以太坊价值25.72亿美元、49.42亿美元,对应的估值溢价率(市值超出以太坊价值部分/市值)分别为21%和23%。持有以太坊可吸引加密投资者关注,并存在“杠杆效应”,以太坊价格上涨,公司账面价值同步提升,映射到资本市场带来更多估值溢价。

华检医疗采取定投式策略持续增持以太坊,未来或有机会享受到更多估值溢价。不同于传统“金库公司”如美图仅靠“囤币博升值”,华检医疗形成了战略落地闭环,具备更强的差异化和成长性标签。

在以太坊储备金库方面,公司可以利用自有资金或利润定投,出售低效资产置换,以及通过ATM股权融资购入以太坊,降低单一资金渠道依赖。

在以太坊创造引擎方面,公司依托Web3交易所ivd.xyz,形成“创新药知识产权收购-RWA代币化-生态收益兑换成以太坊-金库储备增强”的闭环体系。该闭环具备自我强化特性:收益兑换成以太坊,金库更大,又可投资更多创新药知识产权。

公司还在自愿性公告中提到“具备下行保护机制的全球增强版以太坊金库”战略,依托于“七重下行保护机制”+“三层增强引擎”组成的颠覆式创新。

“七重下行保护机制”为公司提供丰富“安全冗余”,有效降低以太坊价格波动冲击,为投资者提供“安全垫”。“三层增强引擎”通过三条可行路径持续提升金库内资产的收益规模和利用效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创造以太坊升值之外的价值回报。

若要寻找可参考的投资标的,华检医疗的以太坊金库战略可类比美股市场的微策略(MSTR)与Summit Therapeutics(SMMT)的结合,但更准确地说,华检医疗是“加密货币金库+医疗+RWA”三重逻辑叠加的投资标的。

微策略是将加密资产纳入储备体系的代表玩家,2020年8月开始购入加密资产,开启估值再定价之旅。在稀缺性、机构入场等因素支撑下,微策略股价一度上涨超40倍,市值超千亿美元。

Summit Therapeutics是探索NewCo模式的典型创新药企,通过该模式将更早期的潜力管线出海,实现研发项目的国际化定价,使收益模式更科学、交易对象更多元化。公司股价从低点2.10美元上涨至最高36.91美元,最新市值超200亿美元。

从长期发展角度看,华检医疗当前处于成长早期阶段,虽与上述两家公司存在体量差距,但它们为华检医疗的价值上升空间提供了目标参考。作为港股稀缺标的,华检医疗或能树立新的价值标杆。

华检医疗构建的“加密资产金库+医疗+RWA”三重价值体系,不仅使其成为港股市场的稀缺标的,也埋下了探索医疗资产数字化革新的伏笔。

RWA即现实世界资产(Real World Assets),是指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转化为可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表示和交易的数字代币。

RWA的核心机制是将传统金融资产转化为可确权、可交易、可组合的链上数字权益单元的代币化过程,成为传统资产参与链上金融的重要通道。

大部分RWA选择在以太坊上进行上链。以太坊凭借规模、合规性与对RWA的支撑能力,承担起连接各类数字资产和金融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

根据Ripple与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预计2033年实现代币化的现实资产规模或将超过18万亿美元,自2025年以来的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53%。稳定币和RWA的普及将推动链上交易繁荣,从而支撑以太坊生态的繁荣。

与传统加密资产相比,RWA资产在定价逻辑上更具稳定性。其价格基于底层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如房地产租金、债券利息、创新药销售分成等,并可通过传统金融模型进行定价,投机属性相对较弱。

华检医疗投身医疗创新药资产代币化(RWA),有其深刻的行业背景与战略考量。在医疗行业,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业内常用“三个10”概括:即成功研发一款创新药通常需要10年时间、投入约10亿美元、仅有10%的成功率。

然而,相关资产因传统金融体系限制,难以流通变现,导致企业长期面临资金压力。传统License-out模式虽带来一定交易规模,但首付款占比低,企业还需让渡全球权益,部分项目最终沦为卖给美国“二道贩子”壳公司。

从融资角度看,单个创新药项目融资往往需要数千万美元,门槛高,仅机构投资者有能力参与,普通投资者难以分享红利。跨境资本流动受外汇管制、合规成本高等限制,中国创新药难以触达欧美散户及专项基金。

华检医疗开展医疗创新药资产代币化具有重大意义。在提升资产流动性方面,通过将创新药知识产权等资产进行代币化,原本难以流通的资产可像股票一样被拆分、交易,极大提高流动性。

例如,华检医疗构建的ivd.xyz交易所生态系统,将创新药知识产权转化为可交易的代币,解决了传统医疗资产融资周期长、估值不透明等问题,使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能够更便捷地获取资金支持。

在拓展融资渠道方面,代币化大幅降低投资门槛,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包括中小投资者,都能参与创新药投资。这不仅拓宽了资金来源,还能让更多人分享行业红利。借助区块链的跨境流通特性,打破资本流动障碍,使中国创新药更有效触达全球投资者。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华检医疗的探索为整个医疗行业提供全新发展思路与商业模式。随着更多企业借鉴该模式,将推动医疗产业向数字化、资产证券化方向转型,加速创新药研发进程,提升行业效率,助力我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为加快布局,华检医疗正扩大“朋友圈”。例如,与HashKey集团建立深度合作,更高效管理以太坊储备,优化交易成本,并获取更广泛的市场资源与技术支持;与华大基因旗下华大共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全球首只创新药知识产权代币化基金,强化项目筛选、孵化与资金支持。

这一系列布局精准回应当前医疗行业痛点,有望通过创新模式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华检医疗的股价爆发并非偶然,而是资本市场对其“加密资产金库+医疗+RWA”创新逻辑的价值认可。公司既能享受以太坊升值红利,又能通过医药研发能力代币化创造新增长点,在港股市场开辟出独树一帜的成长路径。

后续这套模式能否跑通,仍需时间检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