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至8月12日,两场量子科技尖峰论坛相继举办。8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联合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技与产业创新联盟举办“量子科技未来产业发展论坛”;8月11日~12日,中国物理学会发起并主办、玻色量子协办第四届量子计算青年论坛。
两场论坛举办背景相同,均以纪念现代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为契机。联合国将2025年宣布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量子科技在量子力学百年之际取得重大进展,展现出变革数字经济的潜能,成为主流大国科技竞争的关键技术,两场论坛从不同维度围绕量子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为最尖端科技之一,量子计算需要汇聚政产学研用各界力量,从理论到技术再到应用实践不断突破。通过观察这两场论坛,可感受到我国量子科技产业各界携手共进的态度、昂扬向上的斗志、决胜未来的雄心及厚积薄发的力量。
量子科技未来产业发展论坛由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主办,该中心为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南方科技大学共建的省级事业单位。论坛邀请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广州国家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以及中国移动、深圳地铁集团、玻色量子等行业领军企业与创新企业代表共30余家政产学研用单位参会。
产学研各界合作是本论坛核心主题。论坛现场,来自金融、交通、生物医药等多个应用领域的15家联盟会员单位代表启动联盟内产业合作;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与量子科学中心、深圳地铁集团与玻色量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湾区内外量子科技产业生态领域合作开启新篇章。
玻色量子创始人兼COO马寅作为企业代表指出,每一轮经济波动都会伴随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希望借助新技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量子+AI将成为下一代技术革命的驱动力。他分享了玻色量子自研的全国首个量子玻尔兹曼机及开源编程套件,拓展AI研究和应用新边界。
各家联盟会员单位分享了“量子+”在云计算、算法、金融、制药、AI等场景的应用成果,充分展现了量子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潜力,跨界碰撞激发产业动能。论坛举办地深圳河套基于国务院印发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正在构建“量子谷”,为论坛成果落地和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量子计算青年论坛已分别于2022年、2023年、2024年在江苏溧阳、河北保定、浙江温州举办前三届。本届论坛致力于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顶尖青年学者成长与发展。
数十位来自全球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青年学者齐聚一堂。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吉冈信行分享了《实用量子算法的最新进展》;南京大学副教授谭新生分享了《分布式超导量子比特上的快速鲁棒远程双量子比特门》;玻色量子创始人兼CEO文凯博士分享了《量子稀疏优化与量化神经网络训练框架》;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学者博士生导师赵三根分享了《各向异性光学晶体材料》。
我国青年学者对量子计算底层技术的研究呈现多点开花局面,为技术全面突破积累势能。据麦肯锡最新报告,我国在量子技术相关学术出版物方面排名全球第二,量子计算专利申请最为活跃,占全球总量的32%,领先于美国的22%。
玻色量子是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持者。该公司在光量子计算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目前已推出最新一代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是国内首个突破千比特规模、唯一可长时间稳定运行的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具备更强计算能力、更广泛应用前景和更强扩展性,在量子计算机商业化、实用化方面达到新里程碑,已在人工智能、通信、金融、医药、能源等行业实现成果突破。
同时,玻色量子大力参与量子计算产业生态建设。不仅为本届论坛提供重要支持,过去几年来,还共同启动了首届“五岳杯”量子计算挑战赛;协办了2025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五岳杯”量子计算专项赛;与清华大学戴琼海院士领衔的人工智能学会共同发布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基金;联合CCF创办量子创新应用基金,并面向全国高校举办量子建模大赛,加快人才培养与创新探索。
“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是量子科技产业发展新起点。过去几年,量子科技从沉寂中崛起,取得重要理论和技术突破,多款光量子计算机、超导量子计算机原型机陆续面世,在特定行业展现应用价值,为大规模商用奠定基础。随着量子科技前景愈加光明,资本持续涌入。
必须看到,量子科技尤其是核心的量子计算还处于发展初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院士指出,从物理学上至少还有5道难关,包括错误率、相干时间、制冷机、硬件方案不确定性,估计至少还需10到20年才能研制出通用的执行任何量子算法的量子计算机。
学术研究与产业研究共振,推动着量子科技走出更清晰道路。在技术方向上,青年学者研究覆盖从量子理论到量子软件、元器件;实现路径上,光量子、超导、中性原子等路线并行发展;从应用落地看,玻色量子提出专用量子计算机率先商业化的发展思路,循序渐进。从这两场论坛可见,我国正以开放包容姿态,放眼量子科技未来产业高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