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充电宝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依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自今日起,充电宝、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正式实施新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根据规定,所有未取得3C认证的充电宝及相关产品不得继续生产、进口或销售。
深圳华强北赛格通信市场作为深圳最大的数码产品卖场之一,一楼多数档口均有充电宝销售,消费者来访购买者络绎不绝。据商家介绍,从7月份开始,3C认证充电宝的销量持续增长,进入8月,销售热度进一步上升。
与一个月前相比,华强北市场中虽然仍可见少量无3C标识的充电宝,但已通过认证的3C充电宝逐渐成为销售主流,价格在50—100元之间的产品销量显著上升,30元以下的非认证产品明显减少。部分品牌充电宝因原材料及认证成本增加,出现小幅涨价现象。以10000mAh容量的充电宝为例,价格涨幅约为10元左右。
商家表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包括企业需承担的认证检测费用以及为满足安全标准而选用更高品质的电芯、电路板等核心组件。
充电宝的核心部件为锂电池,即通常所说的电芯,其正极材料在电芯成本中占比达30%至40%,是厂商压缩成本的关键环节。若制造商选用低价电芯,可能导致电芯厂商在正极材料上使用杂质含量高、纯度不足的次品,这些杂质(多为金属元素)导电性强,可能引发微短路,导致局部过热。
针对上述问题,新版CCC认证规则对生产企业提出明确要求,涵盖从正、负极关键原材料筛选到成品组装的20多个环节,要求企业确保生产设备适配性、工艺流程科学性以及原材料质量可靠性,以从源头提升产品整体质量安全水平。
新规还规定,认证委托人应在产品本体适当位置或产品标牌上加施标准规格认证标志,或自行印刷、模压认证标志,并确保认证标志的管理、使用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及国家认监委相关文件要求。
截至目前,充电宝有效CCC认证证书数量为5012张,涉及获证企业539家;锂电池有效CCC认证证书为27167张,涉及获证企业1047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