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芯市场爆单 上半年出货量激增106%

去年还在过剩的储能电芯在今年上半年电芯出货量同比激增106%,冲破258GWh后,仍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储能电芯市场出现爆单现象。在出货增速超预期的情况下,市场各方心态复杂:供应链为抢电芯四处打电话却无货可拿;电芯工厂产能在一季度已被包满,无法加单;贸易商仓库塞满电芯等待时机;代工厂则质疑储能电芯短缺影响pack厂和集成商的生存。

拉动储能市场翻倍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136号文点燃国内“531抢装”导火索。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55.2GWh,同比增长76.6%。其二是海外订单席卷50多国,上半年订单超过188GWh,同比增长超100%。

去年市场行情不好,连宁德的产能利用率都只有75%,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一度跌破60%。这导致大部分厂商不敢继续投产能,行业资本开支下降,结果需求潮一来,产能严重不足。

锂电厂的老将与新秀在市场中表现不一:老将依然稳坐前列,但三匹黑马拿下了更多新增市场份额。

宁德时代储能收入284亿元,25.52%的毛利率碾压动力电池。其产能利用率飙至89.86%,比去年暴涨13个百分点,创下一线厂商最高纪录。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至今,宁德时代已斩获47.6GWh的公开储能电芯订单。上半年其储能电池出货量约为55GWh。

亿纬锂能稳坐储能第二把交椅,上半年略有滑落。其一季报显示Q1营收约128亿元,同比增长37.3%;储能出货暴涨80%至12.7GWh。亿纬锂能在产能扩张方面较为激进,启动荆门总投资108亿元的超级储能工厂二期工程,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50亿元,用于实施多个储能动力电池项目。

海辰储能成为全球第二的储能电芯供应商,海外收入三年跳涨10万倍。去年海外收入从三年前的3.3万元暴涨至37亿元。海辰储能主力的厦门与重庆基地产能均已满载。其在美国得州的储能系统制造工厂正式投产,成为首家在美国落地储能系统产能的中国公司。

中创新航半年预盈最高7.93亿元,同比增长70%至90%。其储能电芯出货量从2023年全球第十位跃居2024年第五位。今年Q1出货量预计达20GWh,同比增幅近150%。中创新航与阳光电源达成深度合作,为其供货PowerTitan2.0储能系统。

楚能新能源成立仅4年,今年已在央企招标中揽获超35GWh订单。其正打通铜箔、电解液、正极材料等关键环节的全链路,构建从矿料到交付的完整生态圈。楚能新能源已建设完成武汉、孝感和宜昌三大研发生产基地,总规划产能超350GWh,目前已实现超110GWh有效产能。

储能行业偏爱敢于下注的玩家。宁德赢在规模和利润的绝对统治力;海辰赢在海外高端市场的爆发性增长与专注红利;中创赢在关键客户突破;楚能赢在大胆的产能布局。

“一芯难求”的2025上半年是储能市场狂飙突进的缩影,更是行业格局加速分化的前奏。产能、技术、成本、全球化布局、生态构建——这场围绕“芯”展开的军备竞赛与战略博弈远未到终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