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畜平衡智能监管终端应用 示范准确度超96%

8月16日,由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兴安盟农牧局等多个单位研发的草畜平衡智能监管终端,在兴安盟正式应用示范。

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的一处草场上,执法人员操控低空无人机获取航拍图像,并回传至草畜平衡智能监管终端进行分析,计算牧草产量与实际牲畜量,再与牧场规模核定的载畜量比对,科学判定该草场是否存在过度放牧的情况。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奇峰介绍,该项设备能够使整个草原监测的效率提升4到5倍,同时监测的准确度达到96%以上,很好地支撑了草原过度放牧的相关监管工作,为草畜平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科尔沁右翼前旗常务副旗长王猛表示,通过草畜平衡智能监管终端的应用,全旗试点区域面积内有效地控制了超载放牧行为,草地退化面积减少到了20%以上。

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是国家级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草畜平衡制度的重点实施区,生态恢复能力脆弱,一旦破坏,恢复周期会很长。去年年底,这套智能监管终端开始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和扎赉特旗进行试点,覆盖草原面积886万亩,未来将逐步推广至内蒙古的17个试点旗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