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媒体 TechSpot 报道称,维基百科明确禁止上传 AI 生成的文章内容,并整理出一份“AI 写作迹象清单”,以帮助编辑识别潜在的 AI 产物。
平台指出,AI 文章在语气方面常夸张渲染主题的重要性,反复使用“重要”“历史性”等词汇,显得过于戏剧化。此外,AI 倾向于在段落末尾做简洁总结或直接发表观点,连接词选择也较单一,常用“此外”“而且”“再者”等正式词语,导致语感生硬。
在格式方面,AI 生成内容常大量使用列表,但符号或编号形式怪异,标题可能采用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的“标题式”,与人类编辑的简洁风格不同。AI 还倾向于过度使用加粗字体突出短语,偶尔滥用破折号、引号格式错误,甚至在标题夹杂表情符号等异常现象。
引用问题同样突出。AI 可能生成虚构的超链接、ISBN 或 DOI 编号,指向不存在的资源,或引用从未在正文出现的“专家”。
维基百科认为,虽然单一迹象不能完全证明是 AI 写作,但在多种特征集中出现后,会引发编辑警觉。尽管 AI 模仿了大量人类文本,但真实写作的即时性与多样性仍难以完全复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