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淘系与京东两大头部电商平台投入到围攻美团的战役时,拼多多却悄然进入敌后,通过供给侧改革与商家扶持计划,构建自身发展路径。
《倚天屠龙记》中,丐帮作为“下沉”门派,在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后,联合小帮派端了明教总坛。这一情节与拼多多的电商策略存在共通之处,即从基层出发,采取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
二季度财报显示,拼多多总收入为1039.9亿元,同比增长7%,低于上季度的10%,远低于去年同期的86%。尽管营收增速放缓,但经调整利润达327.1亿元,同比下滑5%,却远高于市场预期的223.9亿元。
拼多多联席CEO赵家臻在财报电话会上明确表示,当前季度的利润水平不具备可持续性,未来仍将面临较大波动。公司通稿中也使用了“营收放缓至7%”的表述,对超预期利润未作强调,显示出对短期股价波动的漠视。
利润超预期的原因部分来自利息与投资收益,但经营利润率却大幅下跌。二季度经营利润为258亿元,同比下滑21%。利润下滑主要源于成本开支增速与收入增速之间的剪刀差。
由于平台经济的商业模式,规模扩大势必抬高营业成本。拼多多二季度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6%,高于一季度的25%。成本上升的同时,收入增速却出现降档。
分业务看,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为557亿元,同比增长13%;交易服务收入为482.8亿元,同比微增0.7%。两个收入板块增速均为近年最低值,是导致经营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因素。
交易服务收入代表佣金,拼多多的佣金结构较为复杂。二季度TEMU佣金率未变,半托管为0.5%,多多买菜业务量未出现爆发式增长,因此该部分收入与去年持平或略有增长。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反映商家经营情绪,尽管增速放缓,但商家仍保持旺盛的营销需求,尤其是在大促期间。
拼多多的供给池主要由中小商家构成,平台采取“中医调养”方式筛选商家,而非像淘系那样“手术切除”低效商家。
为提升供给质量,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计划,对优质商家进行资金支持。这一策略类似于“给商家灌药汤”,通过柔性手段推动商家升维,避免激化平台与商家矛盾。
平台意识到,仅靠价格竞争将限制商家利润空间,进而影响平台发展。品牌化是升维的必由之路,但直接引入大牌并不现实。
传统大牌与拼多多的竞价机制存在冲突。以化妆品为例,大牌难以腾出利润空间覆盖平台佣金,而拼多多的性价比玩法则更适合那些需要快速回笼资金的渠道商。
淘系电商打击的“店群”商家,在拼多多却是常见运营方式。例如彩阳电热毯通过多店铺矩阵适配不同人群需求,从而在类目热销榜中占据多个席位。
这些熟稔平台规则的优质商家,是平台优质供给的来源。若无法保障其生存环境,平台将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因此,“千亿扶持”计划不仅是对供给侧的投资,更是平台构建隐性壁垒的方式。通过资金与信用投入,让商家难以将拼多多的成功逻辑复制到其他平台。
相比淘系的存量优化策略,拼多多采用增量手段推动商家阶层分化,带动整体供给质量提升。
尽管投资市场对拼多多持续投入导致的财务波动有所担忧,但高管层明确表示,有比稳定股价更急迫的任务。
正如《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所说:“丐帮自有丐帮的规则。”拼多多也正以自身节奏,在电商江湖中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