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西安曲江京东MALL内1500㎡的成山农场生鲜超市首日销售突破100万元,客单价超过150元,客流超6000人次,稳定运营后日均销售额达20-30万元,年销有望过亿。该店因加工品类和生鲜品类主导、食用品类大幅精简而被称为“小胖东来”。然而,这家盈利颇丰的门店在开业不足半年后选择闭店15天进行全面调改。
此次调改将门店面积扩大至1980㎡,重点提升加工类商品的展示与操作环境,将部分加工品类从封闭间迁移至中岛明档,并引入知名品牌如米旗、秋林食街及本地小吃。冷冻与半成品食品区设备升级,新增冷冻柜、卧式冻柜及鱼缸,并增设海产品加工间为顾客提供免费加工服务。猪肉、调味品等高频商品进一步优化,满足顾客精细需求。
刘帅伟表示,此次调改核心在于提升“烟火气”,增强顾客购物体验。宽敞通道设计、可视化的加工操作、品类结构的动态调整,均体现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同时,成山农场将未来发展方向锁定在购物中心超市业态,计划以3000-4000㎡的门店模型复制曲江店的成功经验,明年将进入开店高峰期。
作为成山农场创始人,刘帅伟出生于1994年,2017年在西安开设第一家门店,至今已发展至12家门店,年销售规模达4亿元,所有门店均实现单店盈利。公司自营比例高达95%,其中食百品类100%自营,形成了以自主经营为核心的企业基因。
面对同行频繁参观学习,刘帅伟强调“真本事需实战中练就”。他指出,成山农场的成功不仅源于商品力和运营效率,更来自团队执行力与持续创新精神。团队成员多为90后、95后,他们敢于突破、勇于实践,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此外,刘帅伟重视员工成长与生活保障,曾为员工垫资30万元购房,并表示未来将持续提升员工福利,让每位员工都能在西安安居乐业。他强调,只有让员工有希望、有归属感,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离开展厅前,刘帅伟指向入口处陈列的“山姆”自有品牌商品,表示这是其努力的目标。他强调,用心为顾客提供高品质商品,才能赢得市场与口碑。成山农场从“最美农贸市场”走向社区超市标杆,背后是团队持续奋斗与不断试错的成果。
成山农场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一群年轻创业者在实战中不断打磨、迭代的产物。他们以行动诠释了新一代零售人的担当与魄力,代表了中国零售行业转型升级中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