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等核心指标双双下降,净息差、净利差、总资产收益率等盈利能力指标也全面下滑,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7%。
截至2025年6月末,贵阳银行资产总额达7415.36亿元,较年初增长5.08%,继续保持贵州省第一大法人金融机构地位。但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01亿元,同比下降12.2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74亿元,同比下降7.20%。
贵阳银行表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叠加LPR利率下行导致新发放信贷资产利率下降,以及存量资产利率调降和资产结构调整,导致利息收入同比减少。同时,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
上半年,贵阳银行各项业务收入共135.2亿元。其中,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为75.85亿元,同比下降9.16%;债券及其他投资利息收入为21.94亿元,降幅达13.14%。在披露的10项业务收入明细中,仅其他项目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降幅低于5%。
各项利息收入全面下降导致该行利息净收入大幅下降15.26%,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息净收入49.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86亿元。利率因素导致利息净收入减少7.26亿元,成为下降主因。上半年,该行净息差下降0.28个百分点至1.53%,净利差下降0.2个百分点至1.55%。
贵阳银行总资产收益率下降0.04个百分点至0.35%。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由盈利3.43亿元转为亏损5.11亿元,降幅达249.11%;但投资收益增至17.39亿元,增长70.44%。
截至2025年6月末,贵阳银行不良贷款率升至1.7%,高于商业银行平均1.49%的水平。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由去年同期的1.05%升至1.75%,主要由于部分存量房地产开发客户风险质态劣化。批发零售业不良率由年初的5.02%降至4.58%,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贵阳银行拨备覆盖率由上年同期257.07%下降18.43个百分点至238.64%,资本充足率由上年同期15.06%下降至14.97%,一级资本充足率由13.94%下降至13.7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由12.86%下降至12.73%,但均符合监管要求。
贵阳银行业绩双降始于2023年。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92%;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16%。业绩连续双降已持续两年半。
贵阳银行董事长张正海和行长盛军2024年薪酬均出现上涨,分别领取31.31万元和25.65万元激励薪酬,原因系2021年-2023年任期薪酬激励。但2021年该行营收下降6.7%,归母净利润增长2.07%;2022年实现双升但幅度有限;2023年进入业绩双降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