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茶饮品牌闭店,行业洗牌加速

最近,上海网红品牌PinkShake品可鲜奶突然关闭所有门店,距离其开业仅不到一年半。

从排队三小时到一夜闭店,相隔仅18个月。

2024年6月1日,该品牌在上海环球港B2层开出全国首店,凭借奶饮创新、门店设计、精准定位和营销话题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客单价为25元,产品涵盖烘焙、牛乳冰淇淋、醇牛乳、牛乳冰及牛乳茶等多个品类,高峰期下单需等待3小时,单店月收入可达60万元。

但外人看来风头正盛的品牌,却在短时间内全面停摆。

有媒体报道称,公司实际管理人已失联,且存在拖欠员工薪资超过两个月、未结清供应商货款及物业费用等情况。

品可鲜奶的闭店只是茶饮行业残酷洗牌的一个缩影。

短短几年时间,多个百店级甚至千店级品牌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

圆真真曾以手作珍珠和抖音流量玩法大获成功,门店高峰期达300家,后因升级失败和疫情影响,目前几乎全部关闭。

Sevenbus曾以豆乳品类出圈,引发行业跟风潮,如今全国门店缩水九成。

厝内小眷村曾在国内外80多个城市开出近500家店,根据最新数据,目前仅剩25家。

T COMMA以蜂巢模式布局门店,品牌效应显著,如今难觅踪迹。

娃哈哈奶茶曾计划五年开1万家店,一年多开出375家门店,但截至2025年8月,全国仅剩17家。

谢谢茶曾以“茶+包”组合成为北京三里屯网红品牌,去年夏天全国门店均已关闭。

麦吉奶茶以奶酪奶茶走红,一度被炒至800元一杯,目前在上海和深圳仅剩6家门店。

快乐柠檬作为初代顶流茶饮之一,门店曾过千家,如今全国不足百店,母公司已宣布出售中国大陆业务70%股权。

黑泷堂曾在全国开店近2000家,2021年品牌升级后,目前仅剩100多家门店。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奶茶饮品行业近一年新开店116159家,净增长为-33870家,意味着过去一年全国有超15万家茶饮店关闭。

内卷之下,行业洗牌正淘汰着曾经风光无限的“茶饮顶流”。

一些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未能持续发展,但在品类迭代、产品升级、空间调性等方面提供了创新思路。

过去两年,行业出现“规模陷阱”。

很多品牌只有几家店时表现亮眼,但一旦扩张到百店级规模,便出现颓势。

在行业高速发展期,规模带来优势,但从2023年开始,行业进入存量市场,规模不再等于安全区。

不是所有品牌都有能力扩张至一线城市,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通过规模增长实现效益提升。

喜茶在内部信中明确表态:“拒绝惯性的同质化思维,不做单纯的低价‘内卷’,不追求短期的开店速度与数量。”

茶饮行业已过野蛮生长阶段,单店盈利模型比规模更重要。

质量管控应优先于数量增长。

古茗成立二手设备交易平台,撮合新老加盟商交易,降低新加盟商开店成本,类似精细化运营思维是行业健康发展方向。

第二是高端定位的陷阱。

多数消失的网红品牌,产品售价在20元左右,定位偏高端。

消费者普遍反映“动辄20元一杯,吸引力不足”、“性价比不高”。

当头部品牌价格下探,多个品牌推出“周周9.9元”活动,新茶饮价格门槛被击穿。

品牌既无法在价格上与平价品牌竞争,又不能在品质和品控上与降价后的头部品牌抗衡,落入两头不讨好的“死亡地带”。

流量泡沫终会消散,不能沉淀品牌价值、进入消费日常的品牌,终将昙花一现。

供应链效率、产品创新力、精细化运营才是穿越周期的基石。

当行业闭店率高企,生存法则却从未如此清晰:回归一杯饮品的本质,好喝、健康、买得起;回归商业的本质,效率、创新、可持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