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洋医药上半年品牌业务稳健增长 创新转型持续推进

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7.51亿元,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营业收入为43.7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7亿元。公司持续聚焦创新药和创新器械布局,坚定向创新药企转型发展。

品牌运营业务持续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7.16亿元,同比增长1.36%,收入占比提升至72.41%。第二季度营收为14.21亿元,较第一季度环比增长9.75%;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品牌业务营收为33.39亿元,同比增长14.91%。品牌业务毛利额达12.86亿元,毛利额占比提升至93.99%,成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主力品牌表现突出,迪巧品牌营收达9.05亿元,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营收为9.5亿元,连续九年位列国内进口钙补充剂市场第一。扶正化瘀营收3.71亿元,同比增长37.42%。随着乙肝抗病毒和抗纤维化“双抗治疗”理念在临床中的持续深化,该产品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纽特舒玛营收0.78亿元,同比增长34.83%,继续巩固“进口纯乳清领导者”品牌定位。干眼症原研品牌海露营收3.76亿元,同比增长14.86%。百洋医药积极布局线上新兴渠道,助力品牌增长。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独家专利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高毛利产品带动毛利额增长。在夯实品牌运营的同时,公司加速导入具备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百洋医药以“投资孵化+商业化”双轮驱动构建增长新引擎,推动从商业化平台向创新药企升级。公司投资全球放疗技术引领者ZAP Surgical并成为其股东,获得ZAP-X火星舟放射外科机器人在中国的商业化权益,并推动在国内打造放疗设备全球生产基地。此外,公司战略投资华昊中天,成为其基石投资者,并获得其微管抑制剂化疗药物优替德隆的中国大陆地区商业化权益。近期,公司战略投资北海康成,并获得其特定罕见病产品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的商业化权益。

多个创新项目取得实质进展。优替德隆于2025年1月启动推广,目前已覆盖全国超过500家医院,开展研究者发起研究30余项。青岛百洋制药持有的抗耐药结核病新药NTB-3119M片正开展Ⅰ期临床研究。合作产品99mTc-3PRGD2作为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研制的核医学创新药已被纳入优先审评。合作产品RAB001是治疗骨坏死的全球首创创新药,正开展Ⅱ期临床研究。

面对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医药行业整体承压的挑战,百洋医药的战略转型既是应对行业变革的主动选择,也是基于自身优势的长期布局。尽管新品导入与创新投入短期内带来资源压力,但随着创新成果逐步进入临床应用,公司将实现医疗场景优化与商业价值创造的双重突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