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谈造车11年:从技术到管理的蜕变与反思

8月26日,罗永浩的视频播客节目《罗永浩的十字路口》第二期上线,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作为嘉宾参与对谈。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长达4小时的坦率分享相比,何小鹏在访谈前半段表现得较为谨慎,面对部分敏感问题采取了回避策略,使得访谈的精彩程度有所下降,其个人形象也显得不够鲜明。

尽管如此,这场持续3小时的对话仍透露出不少新信息。何小鹏谈及对财富自由的理解、公司管理方式以及个人性格中的暴躁倾向。当话题转向飞行汽车、自动驾驶和AI时,何小鹏明显更为自如,显示出其作为技术型企业家的特质。

节目录制时间应在8月7日全新小鹏P7首秀发布会之后。当前,造车新势力均面临新的挑战,小鹏则需要解决产品增长点、品牌高端化以及市场声量不足等问题。节目上线恰逢小鹏P7上市前夕,为何小鹏带来了一定的热度。

据新榜监测工具“声量通”数据显示,8月27日,与“何小鹏”相关的全网作品数量从8月26日的308篇激增至1884篇,远超小鹏P7发布会当日的819篇;全网互动趋势也增长至26.6万,高于8月7日的16.4万。

何小鹏出生于湖北,1999年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进入亚信科技工作。他早年便意识到打工难以实现财富自由,曾设想通过买彩票、买房、获取股票期权等方式达成目标,但最终选择创业。

在UC浏览器之前,何小鹏曾作为跟随创业者参与创立龙园公司。2004年,他创办UC优视,并于2014年以超4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阿里巴巴,自此实现财务自由。然而,突如其来的财富也带来了如何花钱的难题,何小鹏表示自己曾因在不熟悉的领域投资而失败,后来才学会更科学地看待金钱。

2014年,小鹏汽车成立,最初名为橙子汽车。彼时,何小鹏还在担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阿里游戏董事长,作为投资者参与造车领域。他并非一开始就投身汽车行业,而是基于对智能汽车未来的判断,从软件行业转向硬件制造。

何小鹏回忆,最初进入汽车行业是受到电动车带来的错觉影响,认为不必在行业内深耕多年也能造出好车。2017年,朋友提醒他汽车与AI的结合即将开始,何小鹏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亲自下场造车。

何小鹏坦言,造车如同在血海中游泳,充满挑战。他发现即使听取了很多经验、反思了诸多教训,仍无法避免前辈踩过的坑。2022年小鹏G9的失利让他意识到瞎放权的危害,认为创始人必须深入一线。

互联网与汽车制造存在巨大差异。何小鹏指出,互联网公司业务间交叉较少,而汽车制造涉及数百个工种、数十亿投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严重后果。他曾习惯于互联网的快速迭代模式,但将这一理念应用于硬件制造时,容易走错方向。

在组织管理方面,何小鹏面临传统车企人员与互联网背景员工之间的冲突与理念分歧。他表示,协同双方是一项巨大考验。近年来,小鹏接连推出MONA M03、P7+等低价车型,带动销量增长。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经营亏损持续收窄至9.3亿元,同比下降41.9%。何小鹏承诺,小鹏汽车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首次季度盈利。

尽管造车过程充满艰辛,但何小鹏也从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乐趣。他强调,物理世界与互联网体验截然不同,硬件创新直面身体感受,使他在数字与物理世界之间实现了多感官的融合创新。

何小鹏认为,未来3到5年内,国内车企将只剩下五家。目前,包括特斯拉在内,尚未有企业真正拿到船票。他期待更多“天真老实”的企业家继续留在行业中。

在情绪管理方面,何小鹏承认自己性格暴躁,但努力控制脾气以避免错误决策。他曾在创业初期因担心社会经验不足,见投资者时自称副总裁,以避免当场决策。如今,他已不再年轻,管理风格也逐渐成熟。

小鹏汽车内部采用校园化称谓,员工称呼管理层为“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等,体现互联网企业平等文化的延续。然而,面对庞大的制造体系,管理层级与执行效率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何小鹏透露,其办公室安装了双层玻璃,一方面是为了隔绝外面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的怒吼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自己发火的声音影响员工工作。

如今,经历过管理阵痛的何小鹏已不再是那个担心经验不足的年轻人。他在微博中写道:“跟随本心去做事情很重要,但是如果你看了无数的失去,还能把握好本心,那才是自我的涅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