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31日,永辉超市西安中贸广场店完成自主调改,成为全国首家试点门店。该店以学习胖东来为契机,围绕商品结构、品质、价格、动线布局、环境、服务及员工待遇等方面进行全面革新。
一年后,这场以“真诚、品质、幸福”为核心的调改,带来了员工更满意、服务更主动、顾客体验更优的显著变化。
张丁宁作为永辉陕西大区的调改负责人,回忆起一年前试营业首日的混乱场景仍记忆犹新。如今,他坦言团队已通过一年磨合与成长,积累了底气。这种底气来自客流高峰时段的精准识别和人员配置机制,来自员工满意度提升带来的服务细节优化。
在服务细节方面,门店通过“顾客表扬案例”分享机制,鼓励员工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熟食区员工会根据顾客需求推荐适合口味的食品,并建议加热食用方式。此外,门店设立“月度金点子奖”,激励员工提出服务优化建议。
员工田丰表示,调改后薪资待遇和休假制度明显改善,年假从无到有,达到10天。公司还特别照顾高考员工和有孩子的员工,安排专门休假和灵活排班。休息区提供免费冷饮和咖啡等福利,提升了工作幸福感。
为全面评估调改成效,记者走访了三类典型客群。早上十点,附近社区老人杨大爷使用货架旁的放大镜查看商品标签,对散装食品区的“一斤多少个”标注表示满意。
下午两点,陪读妈妈张女士在海鲜柜台前等待加工服务,对肉禽区的切丝绞肉和水果区甜度提示服务表示赞赏,认为这些服务让生活更便捷。
晚上八点半,大学生小赵带着宠物犬前来购物,对门店设立的宠物临时安置区表示满意。该服务促使她形成每周固定消费的习惯。
数据显示,永辉中贸店试营业首日销售额突破160万元,开业前10天日均业绩稳定在158万元,达调改前的7.9倍。日均客流是调改前的4.3倍,其中30%为新增客群。
商品结构方面,门店淘汰超半数原有商品,新增5278个差异化商品,与胖东来商品重合度近80%。货架高度统一下调至1.6米,取消强制动线,提升购物舒适度。
便民服务矩阵逐步完善,包括休息区、宠物托管区、现制加工服务、老年人放大镜、湿手器、水果甜度提示等细节设计,体现服务温度。
周年庆期间,门店围绕“好品质·好放心·好体验”主题,推出优质平价商品,并组织美食品鉴会。卖场内试吃体验丰富,商品强调“新鲜不隔夜”的品质保障。
作为“首店”和“试验田”,中贸店的调改经验正在被复制。值此周年之际,永辉在西安的第13家调改店——西长安街店将于8月30日开业,标志“中贸模式”进入深化与本地化探索阶段。
新店位于长安区成熟社区与高校圈交汇处,面临年轻化、家庭化、学术化并存的客群特征。从“全国首家”到“区域规模化”,永辉西安调改正步入精细化运营深水区。
中贸广场店的成功转型,不仅是一家门店的重生,更印证了实体零售在电商冲击下,通过回归商业本质——“好品质·好价格·好口碑”,依然能焕发强劲生命力,成为温暖城市生活的“社区灯塔”。西长安街店的开业,正是这份“西安样本”生命力的延续与拓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