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六大银行2025年度半年报于8月29日全部披露完毕,各家银行均公布了中期分红计划。
上半年,国有六大行收入普遍增长,但净利润表现分化,呈现“三涨三降”的格局。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约4270.92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约1681.03亿元,同比下降1.4%。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9.54%,拨备覆盖率为217.71%,分别上升0.15和2.80个百分点。
农业银行营业收入约3699.37亿元,同比增长0.8%;归母净利润约1395.10亿元,同比增长2.5%。不良贷款率1.28%,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为1.22%,维持较低水平,逾期不良比为95.11%,拨备覆盖率为295%。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约3290.03亿元,同比增长3.76%;归母净利润约1175.91亿元,同比下降0.85%。不良贷款率1.24%,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97.39%,同比下降3.21个百分点。
建设银行营业收入约3942.73亿元,同比增长2.15%;归母净利润约1620.76亿元,同比下降1.37%。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营业收入约1333.68亿元,同比增长0.77%;归母净利润约460.16亿元,同比增长1.61%。不良贷款率1.2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09.56%,较上年末上升7.62个百分点。
邮储银行营业收入约1794.46亿元,同比增长1.50%;归母净利润约492.28亿元,同比增长0.85%。不良贷款率0.92%,继续保持较低水平;拨备覆盖率为260.35%。
从利息净收入来看,工商银行为3135.76亿元,同比下降0.1%;农业银行为2824.73亿元,同比减少83.75亿元;中国银行为2148.16亿元,同比下降5.27%;建设银行为2867.09亿元,同比下降3.16%;交通银行为852.47亿元,同比增长1.20%;邮储银行为1390.58亿元,同比下降2.67%。
多家银行指出,净息差普遍下降,主要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存款期限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工商银行年化净利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1.16%和1.30%,同比下降8个和13个基点;农业银行净利息收益率1.32%、净利差1.20%,同比分别下降13个和10个基点;中国银行净息差为1.26%,同比下降18个基点;建设银行净利差为1.24%,上年同期为1.35%;交通银行净利息收益率1.21%,同比下降8个基点;邮储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和净利差分别为1.70%和1.69%,上年同期为1.91%和1.89%。
在公布半年报的同时,六大行亦披露了中期分红方案。工商银行拟每10股派发1.414元(含税),分红总额约503.96亿元;农业银行拟每10股派发1.195元,总额约418.23亿元;中国银行拟每10股派发1.094元,总额约352.50亿元;建设银行拟每10股派发1.858元,总额约486.05亿元;交通银行拟每10股派发1.563元,总额约138.11亿元;邮储银行拟每10股派发1.230元,总额约147.72亿元。
据计算,六大行此次中期分红合计金额将超过2000亿元。
截至8月29日收盘,工商银行年内累计上涨11.18%,农业银行上涨37.37%,中国银行上涨4.65%,建设银行上涨7.20%,交通银行下跌1.55%,邮储银行上涨11.56%。
天风证券分析认为,银行股的回调或为阶段性调整,而非本轮牛市终点。8月以来,“反内卷”举措密集出台,改善了经济复苏预期,市场情绪持续回升,资金偏好转向成长板块。从基本面看,随着息差下行趋缓,银行经营压力有所缓解,市场担忧情绪得到缓解。从资金面看,银行股对中长期资金仍具吸引力,短期回调后投资性价比进一步提升,红利驱动下的估值修复逻辑或仍将持续。
万联证券指出,存款重定价对息差改善具有积极作用,预计营收和利润增速有望逐步修复。当前银行板块股息率仍具吸引力。同时,监管鼓励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度,以及《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实施,推动资金持续增配银行板块。上述资金流入有助于夯实板块估值下限,未来增量资金或将继续支撑银行板块行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