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6 日 24 时,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 2 号机组完成 168 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该项目 1 号机组已于 8 月 6 日投运,至此实现“双投”目标,标志着世界首台套 660 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全面投入运行。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核心在于将水蒸气的压力和温度提高到超临界参数以上,从而实现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污染物排放。2003 年,我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中,定义超超临界参数为蒸汽压力≥25MPa,蒸汽温度≥580℃。
该项目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珠藏镇,是贵州首批“风光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的高效清洁能源项目。项目采用全球首创 660 兆瓦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机组,该机组专为解决无烟煤难着火、难稳燃、难燃尽的问题而设计,是一种燃烧效率更高、污染物排放更少的先进发电装备。
通过将燃炉出风口设置在炉体两侧中部,使煤粉在燃烧的过程中形成“W”形状的火焰,显著提高了燃烧的效率、均匀性和充分性。其锅炉设计效率首次达到 93%,实现了全链条的效能跃升与超低排放,为西南地区煤电高效清洁利用提供示范样本。
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年发电量约 60 亿千瓦时,产值约 20 亿元,每年可节约标煤 12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30 余万吨(相当于植树 200 万棵),对于进一步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促进贵州省能源产业向高效化、清洁化、智能化升级,助力贵州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