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消费需超越产品功能,融入情感与生活场景

宠物消费若仅强调产品功能,营销路径将受限。驱动消费的核心正从产品功能转向情感价值。消费者购买宠物食品的深层动机,是爱、陪伴与身份认同。功能性卖点难以回应这些情感诉求,也无法建立品牌忠诚度。

成分和配方标签已成宠物粮品牌标配,易被模仿,导致产品同质化。消费者感知中,所有选项“差不多好”,缺乏差异化记忆点。品牌只能通过降价或加大营销投入维持销量,利润空间受限。

功能性营销天然反传播。用户难记住品牌蛋白质含量,却容易记住宠物享用美食的视频或暖心故事。人类大脑对故事和情感的记忆与传播效率远高于枯燥数据。社交传播缺失的内容,在当代营销中几乎无效。

宠物品牌应讲内容、讲场景、讲人宠情感联系。内容是构建信任的关键。宠物主依赖社交平台的真实分享与社群口碑,关注他人使用体验。他们购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解决“如何科学养宠”的认知方案。

宠物食品品牌通过趣味化内容降低认知门槛,帮助用户理解成分优势。例如结合《甄嬛传》IP,将猫粮成分测评转化为宫斗剧情,提升用户认知与产品接受度。活动期间品牌新增笔记同比增长102%,人群资产增长148%,品牌跻身小红书TOP15。

场景是连接功能满足与情感体验的桥梁。宠物品牌需成为用户“理想生活剧本”的编剧与道具师,嵌入引发情感共鸣的生活场景。例如皇家与滴滴宠物专车合作,打造“毛孩子的公路电影”,包装出行刚需的小包装宠物粮。

人宠情感联系是宠物消费的终点。宠物已从家人演变为“独立宠格”,人宠关系更趋平等。品牌通过打造宠物专属空间,契合人宠共生理念。成功的宠物品牌售卖的不仅是产品,更是更快乐的情感互动。

小红书成为宠物消费种草第一平台。月活3.5亿用户中,1.7亿为养宠兴趣人群。平台提供丰富用户生态,帮助品牌突破品类、场景、路径与人群限制。

宠物品牌通过深挖用户需求、关联养宠场景、拓展场景联想、匹配养宠生活等方式,实现从种草到爆品的转化。例如伯纳天纯聚焦小白狗人群,诚实一口小金袋突出美毛属性,帕特推出冻干挂饰结合通勤与流浪猫投喂场景。

皇家发起“家的一平米”活动,结合小红书灵犀工具定位目标人群,引导用户打造宠物专属空间,最终UGC内容近万篇,种草人群规模提升124%。

宠物消费本质是宠物主生活方式的延伸。品牌需从宠物视角洞察消费驱动力,理解养宠生活的底层逻辑,将宠物消费融入用户生活场景,推动新一轮消费升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