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客控股Regen引发代理权争议 医美行业竞争白热化

随着医美行业竞争加剧,多数企业陷入营收下滑困境,供需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产品销售难度加大促使行业竞争从价格战升级至法律与专利层面的全面对抗。

江苏吴中曾凭借韩国Regen公司旗下“童颜针”AestheFill的代理权实现业绩反转。2021年12月,江苏吴中通过增资和股权转让方式以1.66亿元取得达透医疗51%股权,而达透医疗于2022年8月获得AestheFill国内独家经销权,有效期至2032年8月。该产品于2024年1月获批上市,同年4月正式销售,当年销售额达3.3亿元,占江苏吴中总营收的20.4%。2024年一季度销售额达1.13亿元。

今年3月,爱美客宣布全资子公司爱美客香港与相关方设立爱美客国际,并由其收购Regen公司85%股权,交易对价1.9亿美元。6月底交易完成,爱美客间接持有Regen公司59.5%股权。7月20日,江苏吴中表示代理权不受影响,但次日即收到Regen公司发出的《解约函》。

解约理由包括达透医疗将独家经销业务实际转让给江苏吴中美学,违反协议约定;同时江苏吴中及其董事长等人因违反证券法被行政处罚,影响产品声誉。8月11日,江苏吴中公告达透医疗已就该违约事项向深圳国际仲裁院提起仲裁,请求确认代理权有效,并要求Regen公司继续供货。如前述请求未获支持,则要求Regen公司赔偿损失暂计16亿元。目前AestheFill已无法继续销售。

此次代理权之争暴露出医美行业代理模式的系统性风险。代理商承担产品引进、审批及市场培育的高成本,而一旦产品成功,原厂方凭借资本优势即可“合法收割”成果。此前四环医药与康桥资本围绕Hugel公司代理权的争夺亦是典型案例。

数据显示,中国医美上游原材料集中度高,玻尿酸生产所需高纯度透明质酸钠主要由少数企业供应,高端设备则被国外品牌垄断。中游代理商在产业链中话语权薄弱,代理模式已陷入“不做孵化等死,做孵化找死”的两难境地。

2025年中报显示,医美行业头部企业普遍面临营收压力,仅锦波生物和巨子生物处于业绩释放阶段。在此背景下,技术、法律、市场三大战场全面开火,标志着行业进入“全面战争”时代。

上游厂商的技术壁垒不断强化,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成为竞争核心。爱美客凭借“濡白天使”和“宝尼达”等再生材料实现93.44%的毛利率;华东医药通过并购获得Ellansé(少女针),推动营收增长;复锐医疗科技的“Galaxy”系列光电设备已进入国际市场。

法律层面成为企业构建护城河的重要手段。2023年5月新版《医疗美容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后,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办结医美相关行政处罚案件6494件,罚没1.6亿元。广东高院2025年发布典型案例,明确医美纠纷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欺诈行为可判三倍赔偿。

面对多维竞争,头部企业开始重构竞争逻辑,推动产业链纵向整合。华东医药采用“研发+并购”模式,爱美客强化技术研发与渠道控制,朗姿股份推进“产品+机构”协同发展。

当前医美行业正处于大洗牌阶段,竞争规则发生重构。随着江苏吴中等代理商失去核心代理权,拥有核心技术与合规能力的龙头企业正加速布局全产业链生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