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备龙头企业捷佳伟创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83.72亿元,同比增长26.41%;净利润达18.30亿元,同比暴增49.26%;扣非净利润16.80亿元,同比大涨42.41%。
财报显示,捷佳伟创自2013年以来从未出现业绩负增长。2019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25.27亿元增长至188.87亿元,净利润由3.82亿元增长至27.64亿元。
捷佳伟创作为光伏行业“卖铲子”的企业,主要为光伏电池生产提供设备。其PERC工艺设备市占率居全球第一,并全面布局TOPCon、HJT、XBC、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等技术路线。近年来,随着N型电池替代P型电池的进程加快,TOPCon技术大规模扩产,捷佳伟创从中显著受益。
2023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87.33亿元及188.8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34亿元及27.64亿元。尽管营收基数不断扩大,但增速仍持续加快。
进入2025年后,捷佳伟创股价回暖,市值一度超过410亿元,较年内低点增长最高超240亿元。但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增速出现放缓,二季度营收42.73亿元,同比增长5.66%,为2022年三季度以来最低水平。不过,该季度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达11.22亿元,同比增长73.22%。
当前光伏行业技术路线尚未完全明朗,存在技术迭代风险。捷佳伟创已在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技术方面布局,具备MW级量产型整线装备的研发和供应能力,相关设备已向十多家头部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
除光伏设备外,捷佳伟创还拓展至半导体设备和锂电新能源装备领域。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工艺设备收入达69.77亿元,占总营收83.34%;自动化配套设备收入10.09亿元,占比12.05%;其他业务收入3.86亿元,占比4.62%。
尽管业绩持续增长,但公司高管及特定股东近期陆续抛出减持计划。特定股东李时俊计划减持不超过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649%;高管金晶磊和谭湘萍分别计划减持不超过5600股和5000股。此外,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余仲等人于2025年7月至9月初合计减持291.42万股,套现约2.33亿元。
李时俊自2018年上市以来曾多次减持,累计已减持464.99万股,套现约6.68亿元,若此次减持顶格实施,累计套现将接近10亿元。
受减持消息影响,捷佳伟创股价在减持公告发布次日大跌超7%。虽然公司基本面强劲,但二季度营收增速放缓及高管减持行为可能对市场信心造成一定冲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