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端餐饮红公馆陷经营危机 创始人回应债务问题

近日,南京知名高端餐饮品牌红公馆陷入倒闭、欠薪等舆论风波。作为南京餐饮圈唯一同时斩获米其林、黑珍珠、必吃榜三项权威荣誉的企业,红公馆所有门店(包括老门东店、金奥店、总统府店等)及旗下高端品牌紫金山院陆续暂停营业,部分门店被贴上“欠费停电通知书”、“燃气欠费停气通知书”。

从7月开始,陆续有员工反映4月至6月工资未发、社保断缴。此外,还被曝出供应商货款拖欠和会员大额储值卡难兑现问题。许多会员储值金额近万元,门店关闭后引发会员担忧并维权。

红公馆创始人吴斌在朋友圈回应称,公司存在重金投资失败造成巨额亏损、负债经营员工工资拖欠、内部管理漏洞存在职务侵占、借高利贷被套利贷等四大问题。这些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员工围堵、门店被关、现金流断裂。

红公馆总部南京红公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曾在8月18日发出声明,表示老板跑路是谣言,但因资金周转问题导致部分款项未能及时支付,承诺尽快恢复正常经营并履行支付义务。

9月7日晚,吴斌进一步回应,表示欠大家的会还,并呼吁理解与支持。

职餐记者获悉,紫金山院目前已经重启,会员可消费30%刷卡、70%现金。

红公馆创立于2009年,至今已有16年历史。其旗下紫金山院曾三次获得黑珍珠餐厅荣誉,今年4月入选江苏省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6月,民国红公馆(老门东店)摘得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荣誉。

红公馆的经营困境被认为是中高端餐饮行业趋势更迭的缩影。随着消费理性化趋势显现,高端餐饮生存逻辑被颠覆。红公馆过度依赖“高杠杆”运营,将短期现金流当作长期抗风险底气,导致投资失败后现金流断裂。

此前,曾有多个高端餐饮品牌如EHB餐厅、Opera BOMBANA、Refer、L'Atelier 18等因经营压力陆续停业。这些品牌倒下的原因虽各不相同,但都受到中高端餐饮行业趋势变化的影响。

如今,消费者更倾向于为品质买单,而非为排场买单。过去“高溢价、重装修、轻性价比”的模式不再适用,叠加经济环境影响,高端商务消费、大额宴请需求明显收缩,行业不可避免地进入洗牌期。

红公馆的故事表明,当趋势的风向转变,再强的品牌积淀也可能在一夜之间变得不堪一击。唯有敬畏趋势、守住经营本质,才能避免成为时代的尘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