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芢生物冲刺港股IPO:13年研发无产品上市,行政开支超研发

华芢生物历经13年研发,投入数亿元,仍处于无产品上市、无稳定收入、未实现盈利的状态。

该公司专注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药物研发,招股书显示,其拥有3条研发管线、10款候选产品,覆盖14个适应证,其中7款属于PDGF类药物。核心产品包括Pro-101-1(针对烧烫伤)和Pro-101-2(针对糖尿病足溃疡)。Pro-101-1已完成中国Ⅱb期临床试验,预计2026年第四季度完成Ⅲ期临床试验;Pro-101-2正在进行中国Ⅱ期临床试验,预计2030年在中国推出。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目前仅有3条PDGF药物管线,其中两条属于华芢生物。另一条属于天士力医药,但自2014年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后已无进展。

然而,华芢生物的商业前景存在不确定性。中国烧烫伤相关的PDGF药物潜在市场规模预计2033年约为6660万元,糖尿病足治疗市场预计同期约为5.8亿元。国内已有8家企业推出9款基于EGF或FGF的烧烫伤治疗药物,糖尿病足领域另有4条生长因子类药物管线处于研发阶段。

公司2021年5月增资后不久启动Pre-A轮融资,并于同年8月启动Pro-101-2的Ⅰ期临床试验。提交IND申请是药物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重要节点,通常也是企业估值跃升阶段。

创始人贾丽加直接持有19.54%股份,2021年通过股权转让套现2500万元。其子王轲珑现年34岁,拥有美国留学背景,此前从事智能驾驶相关业务,2018年加入公司后申请36项专利。

2023年至2024年,公司董事薪酬总额同比增长超91%,主要因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增加。截至2024年,公司共有54名一般及行政人员,45名研发人员。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5个月,收入分别为47.2万元、26.1万元和0元,净亏损分别为1.05亿元、2.12亿元和0.72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9132.6万元,同比增长超120%,行政开支达1.17亿元,占总支出56%。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5亿元。若以2024年月均超1700万元的支出速度计算,现有资金仅可维持约6个月运营。公司A轮和B轮融资均包含对赌条款,要求必须在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IPO,否则需按原价加利息回购股份。

华芢生物在回复采访中表示,目前无重大外部债务融资计划,假设未来平均现金消耗率为截至2025年前5个月水平的1.6倍,估计现有现金结余可在约10个月内维持公司财务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