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阿姨叫停沪咖加盟 整合咖啡业务对标古茗

近日,沪上阿姨已停止独立咖啡品牌“沪咖”的加盟业务,原有咖啡业务逐步整合进主品牌中。据悉,9月中旬,沪上阿姨或将对外公布相关调整,包括在门店售卖咖啡产品,使用与瑞幸相同规格的咖啡豆和咖啡机,并在部分区域门店率先升级咖啡产品线。

公开资料显示,沪咖成立于2023年3月,主要以店中店的形式呈现,虽未有独立装修,但与沪上阿姨使用不同的点餐系统,消费者需通过沪咖系统下单,使用单独的物料,形成“物理共生、运营分离”的形态。

2024年9月,沪咖曾试图加速扩张,面向全国开放单店加盟,并设置明确的准入门槛:申请人年龄在25-40岁,需为门店经营管理者,至少亲自参与带店一年以上,资金预算在20万元以上,且不接受合伙人。但该计划执行未满一年便终止,公司已明确不再开放沪咖新加盟,沪咖微信公众号也于2024年10月起停止更新,原有业务开始向主品牌整合。

目前,咖啡业务升级仍处于区域试点阶段。沪咖小程序上,仍有不少门店可以点单。杭州一位加盟商称,其门店的沪咖业务已经并入主品牌,但咖啡机和咖啡豆未升级。而哈尔滨一位加盟商反馈,其门店已完成升级,沪咖业务下架,设备更换为瑞幸同款、价值约8万元的弗兰卡咖啡机,咖啡豆为IIAC金奖级别的阿拉比卡豆。

产品层面也出现明显分化。未升级门店仅提供8款咖啡,归类为“咖啡·鲜萃”,定价在15-23元之间;而已完成升级的门店在小程序标注“现磨咖啡臻选店”,拥有13款咖啡饮品,包括生椰拿铁、丝绒拿铁,分类为“金奖豆·咖啡”,强调原料品质,价格区间为9-21元。

有加盟商透露,设备升级以哈尔滨、深圳门店为主,尚处于内测阶段,暂未对全国门店强制要求,但多数人预判未来全面推广咖啡业务时,设备升级将成为硬性标准。

沪上阿姨做出此调整的原因之一是沪咖的表现未达预期。虽然去年沪咖试图独立于沪上阿姨,但市场反响有限,陷入“既不够独立,又不够融合”的境地。两个点餐系统、两套物料体系,增加了运营复杂度与成本,却未带来相应的品牌认知提升与业绩回报。

沪上阿姨招股书显示,沪咖在2024年实现4千万元GMV,同比上涨16.28%,但单店日均GMV从2022年的307元下滑至2024年的116元。按沪咖客单价10-15元计算,门店一天可能都卖不出10杯咖啡。

这种低效直接导致沪咖的加盟扩张受阻。对加盟商而言,20万元的额外投入却面临“日均卖不出10杯咖啡”的现实,显然缺乏吸引力;对沪上阿姨来说,若强行推进加盟,不仅难以招募新加盟商,还可能因咖啡业务亏损引发原有茶饮加盟商不满。

因此,停止沪咖加盟、并入主品牌,本质是及时止损,避免在低效模式上持续浪费招商资源与运营精力,将财力物力重新聚焦于更有潜力的方向。

其次,新茶饮行业增长红利见顶,沪上阿姨不得不寻找新的业绩突破口。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预计达3547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下降至19.7%。随着门店密度不断提升,优质加盟商和点位争夺激烈,单店营收持续被稀释,沪上阿姨的单店日均营收从2022年的4109元下滑至2024年的3833元。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上市企业的沪上阿姨需向资本市场讲述更具潜力且可持续的新故事,拓展咖啡业务正是一种尝试。奈雪推出轻食、霸王茶姬涉足百货、古茗布局咖啡、茶颜悦色卖零食,皆出于同一逻辑。

尤其是古茗,早在2023年便推出咖啡产品线,今年6月宣布现制咖啡已覆盖全国7600家门店,创始人王云安透露,单店咖啡日均销量在60~80杯,比去年下半年有较大增长。古茗的成功印证了“主品牌+咖啡品类”模式的可行性,这也是沪上阿姨此次调整的核心逻辑,放弃沪咖的品牌增量,转向主品牌的品类增量,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切入咖啡赛道。

再者,咖啡赛道竞争激烈,一端是瑞幸、库迪凭借高性价比占据大众市场,另一端是星巴克、Manner等聚焦品质与第三空间的中高端市场。沪上阿姨若想分一杯羹,必须解决如何与专业玩家抗衡的核心问题。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指出,在成熟玩家已建立起规模与认知壁垒的背景下,弱势新品牌突围机会渺茫。沪上阿姨选择回归主品牌、升级品质,依托品牌知名度,让消费者愿意尝试其咖啡产品;再通过金奖豆、专业设备的品质标签,留住对咖啡口感有要求的用户,从而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然而,战略的成功仍面临挑战:加盟商是否愿意承担设备升级成本?新产品线能否真正赢得消费者认可?在瑞幸、幸运咖等已占据性价比与品质认知的市场上,沪上阿姨又该如何打出差异化?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沪上阿姨能否在咖啡赛道真正站稳脚跟,也为其他茶饮品牌的跨界咖啡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