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影石创新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投资者关切时表示:在行业技术迭代提速、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短期内业绩存在一定挑战。
此前资本市场对影石创新的情绪波动剧烈。8月14日,随着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开启公测,股价在不到15个交易日几近翻倍,市值一度突破1400亿元。
然而,8月29日发布的首份半年报为市场热情泼了冷水。财报显示,上半年营收36.7亿元,同比增长51.2%;但归母净利润仅5.2亿元,同比微增0.2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9亿元,增速仅0.06%。
受此影响,8月29日股价跌超8%,随后虽小幅反弹,但9月3日后持续调整,累计跌幅超10%,市值回落但仍超1200亿元。
面对估值与业绩间的鸿沟,市场开始质疑:影石是否面临潜在风险?其基本面能否支撑高估值?大疆的持续跟进更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担忧。
守城之争:混业竞争下稳住基本盘
作为全景相机市场的开创者,影石创新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25H1该业务营收占比高达86%。因此,稳住全景相机基本盘是未来业绩企稳的关键。
从毛利率来看,二季报显示影石创新毛利率为51.22%,高于苹果的46.82%。这一盈利能力得益于高强度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及国内供应链成本优势。
过去行业竞争主要在影石与GoPro、大疆与理光之间展开,但近年来行业已进入混业竞争阶段。大疆今年7月发布全景相机Osmo360,直接进攻影石核心市场。
大疆虽被诟病创新乏力,但凭借供应链优势与品牌溢价,在参数比拼与价格战中展现出极强的侵略性。其Osmo360首销即断货,影石面临市场份额被蚕食的风险。
此外,随着大疆亦步亦趋地跟进影石产品线,未来可能通过价格战或更快迭代抢占市场,进一步压缩影石利润空间。
研发投入激增,利润承压
影石创新的产品创新策略带来研发费用快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5.6亿元,同比增速超100%,研发费用率提升3.75个百分点。
上半年公司在传统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领域的相关研发费用(不含薪酬)接近2.5亿元,相当于当期利润的50%。
虽然创新推动营收扩张,但研发费用持续激增对利润形成持续挤压,加大公司增收不增利的风险。
开疆之战:高风险、高投入的博弈
影石创新虽以“品类定义者”身份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但在传统业务登顶后,其第二增长曲线的多线混战态势正成为制约未来成长的重要因素。
公司规划通过布局智能无线音频设备、全景无人机等创新型产品打开增量市场。今年7月推出的“影翎Antigravity”全景无人机子品牌,强化了市场对影石高增长的预期。
信达证券预计,2030年全球航拍无人机市场规模约122亿美元,若影石实现10%市占率,对应增量营收空间约5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影石。
但目前该产品仍处于公测阶段,量产问题尚未解决,尚未产生实际收入。大疆在影石全景无人机启动公测两个月后也推出同类产品,进一步加剧竞争。
影石在全景无人机及相关系统的计划直接研发费用达6.1亿元(不含薪资),上半年实际投入超1.7亿元(不含薪资),未来还需大量营销费用。
这种高投入意味着短期内影石需牺牲利润换取增长,若无法实现市场突破,将面临巨大风险。
1200亿的估值合理吗?
影石创新上市以来股价涨幅接近6倍,截至9月11日市值超1200亿元,市盈率128倍,2025年预测市盈率仍超100倍。
对比来看,公司估值水平无论纵向还是横向同业均处于高位。截至9月11日,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为36倍,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28倍。
根据测算,至2030年影石合理估值区间约为1000-1500亿元,当前1270亿元市值已透支该预期。
一旦市场情绪回归理性,或将面临长期通过实际业绩增长消化高估值的压力。大疆以“全品类对标”之势步步紧逼,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压力。
在参数对比与价格内卷加剧的背景下,影石创新既要应对业绩兑现压力,还需在“大疆式围剿”中艰难守护创新成果。若未来业绩增长不及预期,股价或将面临持续估值回调压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