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业态迎来大玩家,2025年社区店成为零售行业新焦点。继多个头部品牌布局后,沃尔玛也于9月13日在深圳宝安万达广场开出第四家社区店,并宣布在深圳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此前,沃尔玛社区店处于低调打磨中,鲜少对外发声。但有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店内热销单品,如沃集鲜4.0纯牛奶、原味薯条、咸奶油泡芙、有机板栗仁等,引发关注。
社区店虽概念朴素,但进店体验后即可理解其火爆原因。沃尔玛近年持续强调「重塑沃尔玛」「重启增长」,消费者在门店的购物体验正是「重塑」成果的体现。
《降噪NoNoise》实地探访沃尔玛第四家社区店,并与沃尔玛中国高级副总裁兼沃尔玛门店首席采购官祝骏深入交流,发现沃尔玛做社区店有清晰且独特的价值主张和模型设计。
沃尔玛经历多年转型,已探索出可复制、高效益的增长路径。当商业「操作系统」成型,应用程序自然不会「乱跑」。对于探索期的社区零售行业,零售巨头的思路值得拆解。
社区店主打「一日五餐」,门店入口设有现制烧腊坊,主打广东人喜爱的烧鹅、叉烧、隆江猪脚等,强调「新鲜不隔夜」。烧腊坊对面是「沃集鲜」烘焙区,9.9元价格带商品有30多种,如甜甜圈、老婆饼、丹麦一口酥等,密集覆盖早餐、下午茶等场景。
烘焙区紧邻液态奶区,网红产品沃集鲜4.0纯牛奶被重点陈列,果蔬、肉禽蛋、冻品等位于门店最里侧。整体商品结构聚焦烘焙、熟食、生鲜、速食、零食饮料、部分高频非食及日用品,少量悦己型商品如线香、玩具、鲜花也有覆盖。
在500-800平方米的门店内精选2000款商品,凸显沃尔玛的零售效率优势。与其他社区店相比,沃尔玛社区店强调商品品质与价值。
烧腊强调「只卖当天」,猪肉突出「已通过27项食品检测」,奶茶有「45%水牛纯牛乳含量」,海鲜冻品「获BAP认证」「0保水剂」,烘焙「超多单品9.99元」,自有品牌主打「直接合作头部供应商,高品质从原料开始」。
沃尔玛明确了以1.75亿大众城市中产家庭及单身人群为核心顾客群体,强调品质与食品安全,提供高品质生鲜和食品。
健康、有机成为商品主要「卖点」,配料表干净、零防腐剂、动物奶油、低糖、澳洲直运等差异化价值被放大,品质感得到凸显。
新开业的深圳万达店中,沃集鲜商品集中亮相,成为门店一大亮点。这些独家商品正在强化沃尔玛的竞争力。
沃尔玛将沃集鲜升级为自有品牌矩阵主力,并围绕「食」的需求场景,同国内头部供应商合作,构建起覆盖烘焙、饮品、零食、生鲜等核心品类的统一体系。
体系化体现在品控、品类、商品开发等方面。小绿瓶卖爆后,沃集鲜开发了冰激凌、玫瑰普洱奶茶、牛奶吐司等系列产品,销量同样不错。
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用「惊喜」评价沃集鲜系列,认为「好吃又便宜」。「沃尔玛是突然开窍了吗」「感觉沃尔玛又活了」等反馈部分解释了沃尔玛社区店客流火爆的原因。
沃尔玛通过源头直采、规模化优势、全链路提效、商品定制化、减少促销机制等方式,实现全渠道长期稳定低价。
例如9.99元价格带包括30多款烘焙商品,也有HPP果汁、NFC果汁系列、水饺包子早餐系列、浓汤面系列等。通过这些「钩子商品」,沃尔玛将「天天平价」策略刻入顾客心智。
差异化的商品和超预期的价值感,不仅重塑沃尔玛的竞争力,也让重启增长成为可能。沃尔玛中国管理层透露,社区店的销售、坪效、客流都远超预期。
祝骏表示,目前内部衡量社区店营运质量的唯一标准是顾客反馈。顾客的期待一旦满足,信任达成,便会形成正向循环。
沃尔玛社区店探索并非从零开始,背后有整个集团生态支撑。近年来,沃尔玛推动「以实体门店为核心的全渠道矩阵」战略转型,社区店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店、电商业务形成互补。
全渠道一盘棋,意味着各渠道的客群画像、商品结构、选品逻辑等底层规划基本一致,可复用。
沃尔玛将「人货场」中的「人」和「货」浓缩进一个大中台,组织能力可适配不同渠道。具体到社区店,围绕「社区」需求,从大店SKU中精选商品,省去开发与供应链投入,发挥规模效应。
只有规模才能带来极致效率。大店数量有限,社区店可填充城市「缝隙」,让更多人群体验沃尔玛的焕新。
社区店进入规模化落地期,标志着沃尔玛「全渠道」战略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沃尔玛全渠道矩阵包括大店主打「慢逛」一站式购物,电商提供日常全品类补给,社区店适配城市小区高密度生活形态。
沃尔玛电商销售占比已接近一半,不排除未来出现介于「大店」和「社区店」之间的「中型门店」。
沃尔玛中国前几年的转型围绕「顾客价值」做能力储备,潜心打磨商品、提升门店体验、拥抱电商等全渠道。
零售商转型不会立竿见影,顾客认知的转变是潜移默化的。沃尔玛的重塑历程显示,零售商要有做「竹子」的心理准备——在「破竹之势」出现前,构建庞大根系网络。
在「重塑沃尔玛」过程中,供应链策略是关键一环。从商品来源看,一是自有品牌沃集鲜与头部品牌共创,如酱油与千禾合作,牛奶与蒙牛、光明合作;二是根据消费洞察,与头部供应商联名开发,如海底捞特色口味底料;三是大品牌特供、渠道专享,如佳洁士「天天平价」单品。
未来零售商自有品牌销量占比将越来越大。工厂产能越大,供应链效率越高。对于看重品牌势能的供应商,联名、专供等方式更有利于品牌露出。
祝骏表示,沃尔玛希望与供应商建立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围绕「顾客第一」共创商品。零供协同带来新的惊喜,如小绿瓶供应商在沃尔玛带动下,市场渠道拓宽,形成新的增长曲线。
沃集鲜与调味料头部供应商共同打造的商品上市一个月后即成为品类头部。这种开放的零供合作生态正在重塑行业底层规则。
供应商在合作中获得成长机会、锻炼消费者洞察能力,零供双方不是对立关系。在消费承压的大环境下,这种生态对行业有借鉴意义。
社区店竞争本质是供应链的竞争。利益一致的共同发展,最终受益的是走进门店的顾客。
前提是社区店足够多,覆盖人群密度足够高。沃尔玛探索已给出一种规模化路径,以及零售商与供应商共赢的生态模板。
随着更多行业参与者深入布局,家门口的好店将惠及更多消费者,社区店的价值和线下的活力也将被更多人感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