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100万元中介收取31万元服务费乱象调查

据媒体报道,王女士通过中介办理100万元贷款,原约定2%手续费,最终却被收取31万元。类似案例频发,贷款中介以多种名目或欺骗手段,违规收取高额服务费。

尽管银行 repeatedly 声明未与贷款中介合作,但此类中介仍活跃于市场。其存在与信贷市场的特殊性相关:银行放贷首要确保本金安全,需借款人具备还本付息能力;而部分群体因资质不足又急需资金,愿承担更高成本,形成中介套利空间。

当房贷利率显著高于经营贷时,中介常通过虚构经营资质,协助借款人将房贷转为经营贷,从中牟取高额费用。此类行为与一般中介撮合交易不同,贷款中介利用甚至制造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谋取利益。

其危害包括:大幅抬高借款人成本,削弱还款能力,增加违约风险;促使部分借款人参与高风险投机,推升银行呆坏账风险;挤压正常贷款需求,影响经济活力。

鉴于信贷市场特性,贷款中介难以根除,但可压缩其生存空间。自2024年9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在山西、四川等五省份试点“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政策,要求银行与企业填写“贷款明白纸”,逐项列明利息及非利息成本,并折算成年化率,全面展示融资真实成本。

许多企业在填报中发现被中介误导,部分费用不存在或严重超标。该机制可推广至个人贷款领域。同时,针对新市民、经济困难大学生家庭等符合还款意愿但缺乏传统资质的群体,银行应创新普惠金融产品,提供适配支持,减少其对中介依赖。

对于合谋骗取贷款的中介与借款人,银行须落实贷前审查,核查资质与用途,并在事后严格追责,确保违法成本高于收益,遏制违法行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