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的竞争从线上延伸至线下。9月10日,阿里巴巴推出高德扫街榜,作为集团高优先级项目,其定位基于用户真实“行为+信用”生成榜单,宣称永不商业化,被视为对大众点评核心业务的直接挑战。
2024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已突破35万亿元,其中“到店”相关服务占比超60%,规模逾21万亿元。高德依托地图平台庞大的用户基础,试图通过扫街榜切入本地生活生态,争夺用户消费决策入口。
大众点评自2003年创立以来,积累了超过5亿条用户评价和百万级达人笔记库,形成内容护城河。多位餐饮从业者表示,美团地推团队常以“大众点评”名义接触商家,显示出其品牌影响力。该平台通过评分体系构建流量分配机制,高分商家获得曝光优势,用户则依赖其信息缩短决策路径。
高德扫街榜上线首日尝试用户超4000万。用户王小苏反馈称,榜单结合菜系、人均价格与排名,显著提升选餐效率。但该榜单因缺乏用户评论内容,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且存在“熟客不导航”导致数据偏差问题。小红书用户“苏一文”质疑北京方砖厂烧烤排名靠前,认为榜单可能延续大众点评引导的客流惯性。
大众点评近年来面临“刷单”争议,虚假好评影响评分公信力。一位V5用户表示筛选真实评价需耗费大量时间,须综合考量差评与多维度排序。平台提供“智能排序”“距离优先”“好评优先”等多重筛选条件,并支持按用餐场景、价格、收录时间等精细化过滤。有用户总结出“收录10年以上、评分3.5-4分”的隐藏筛选法则,以规避踩雷风险。
以西贝(六里桥旗舰店)为例,其在高德状元榜中位列北京上榜餐厅,拥有337条评价;而大众点评上同门店累计25894条点评,内容丰富度差距显著。尽管两平台评分趋同(分别为4.7、4.8分),反映算法未充分差异化,但高德在非热门门店的数据覆盖明显不足。如西贝(五棵松万达店)在高德仅35条评价,远低于大众点评的万余条,凸显导航平台在商场内门店发现上的天然劣势。
目前高德扫街榜尚未颠覆大众点评的主导地位,更多是提供一种补充性榜单。其功能偏向热门推荐而非品质评估,主要用于发现新店,无法完全主导用户决策。两者关系呈现互补而非替代特征。
抖音凭借日活优势构建“短视频种草-团购转化”闭环。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抖音月人均使用时长达46.54小时。平台通过达人探店视频实现沉浸式种草,带动商家销售额提升113%。美食博主@特厨魏味以其专业背景分析食材与烹饪技巧,增强用户信任感。
然而抖音内容营销属性强,真实体验反馈被稀释,且信息碎片化难以集中汇总。多数用户在抖音种草后仍转向大众点评获取全面信息,并完成团购交易。为留住用户,抖音于2024年推出“心动榜”,聚焦餐厅带来“心动”体验的能力。2025年该榜单覆盖40城、2117家餐厅,较上年新增18城,但仍不及大众点评“必吃榜”覆盖144城及3091家餐厅的规模。
大众点评支持基于位置的多维度实时个性化推荐,而抖音心动榜为集中化榜单,灵活性不足。小红书则沉淀大量真实美食笔记,形成高活跃社区。但同样面临营销内容泛滥、信息碎片化问题,缺乏系统整合能力。
小红书正内测“小红卡”计划,拟于9月底全量上线。该项目通过折扣优惠连接用户与商家,推动“消费-分享-引流”闭环。年费168元的小红卡提供至少9折餐饮优惠,商家可自主加码。相较淘宝88VIP(88元/年)与京东Plus(149元/年),定价偏高,且9折吸引力有限,因大众点评普遍提供更低团购折扣。
小红书联合有赞解决交易履约与私域运营问题,由后者承接订单、支付、售后流程,并帮助商家沉淀用户实现复购。当前用户决策路径仍固定:在抖音或小红书种草后,转向大众点评查评,再通过高德导航到店。高德扫街榜意在打通“浏览—导航—消费”链路,打破现有模式。
抖音、小红书均试图绕开大众点评完成闭环交易,避免用户流失。尽管新势力不断入场,大众点评凭借长期积累的内容深度与筛选工具,仍是不可替代的决策参考。本地生活领域的入口之争持续升温,但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