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险房企债务重组加速 多家企业取得关键进展

出险房企债务重组加速,旭辉、佳兆业、富力等企业近期取得实质性突破,化债总规模超1.2万亿元。

进入9月,出险房企债务重组进程明显加快。旭辉控股7笔境内债整体重组方案于9月15日获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涉及金额100.6亿元,现金兑付比例提升至20%,以资抵债兑付率提高至40%,留债展期缩短至7—8年。佳兆业境外债务重组方案于9月16日正式生效,已向合格债权人发行约133.72亿美元的6档新票据与8档强制可换股债券,预计削减债务约86亿美元,债务期限平均展期五年,2027年底前无刚性还本压力。富力地产于9月10日发布境内公司债券整体重组方案,拟提供现金购回、以物抵债、应收账款信托份额抵债、资产信托份额抵债、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和全额留债长展期等多种方式。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截至2025年8月,全国共有77家房企发生债务违约,约60家出险房企公布债务重组进展,其中20家房企的债务重组、重整方案获批,累计化债总规模超过1.2万亿元。完成境内及境外债重组的企业包括融创中国、富力、奥园、远洋、时代中国、龙光;完成境外债重组的有中梁、当代等;境外债重组获批的有旭辉、佳兆业、金轮天地、禹洲地产、世茂、绿地、碧桂园等。融创中国2025年1月完成境内债二次重组,6月境外债二次重组获83%债权人同意,2023年及2025年分别化解境内债务160亿元及154亿元,境外债务化债规模分别为约90.48亿美元及95.5亿美元。金科股份通过司法重整,以26亿元实现1470亿元债务清零,完成全国首例千亿级房企司法重整。

从化债路径看,债转股成为龙光集团、碧桂园、融创等企业的主要选择,同时现金回购、债务展期、资产处置等方式也广泛使用,呈现多元化特征。金融支持方面,2022—2024年信达资产等机构推动152个房地产纾困项目,带动3220亿元资产盘活。例如,融创海南幸福城项目通过中国信达牵头的合伙企业收购51%股权及对应债权,获得9.75亿元资金支持;金科股份引入长城资产、中金资本等机构,获26.28亿元资金注入。公募REITs成为房企降杠杆、促转型的重要工具,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真实出售,推动行业向轻资产运营转型。商业银行房地产“白名单”贷款持续扩容,截至2024年底达5.03万亿元,2025年1月22日增至5.6万亿元。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房企化债成功有助于稳定购房者预期,促进交易活跃,改善供需关系。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指出,1.2万亿元化债规模对行业具有积极意义,阶段性缓解债务压力,但整体债务规模仍大,需扩大覆盖面。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债务重组是企业新生的第一步,后续需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7%,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3.3个百分点;销售额同比下降7.3%,降幅收窄16.3个百分点。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市场进入“金九”旺季,核心城市推盘节奏有望加快,改善性需求释放将带动市场活跃度回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