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加速商业化遭遇监管警示

今年以来,小红书加快商业化步伐,6月对淘宝、京东开放外链跳转,9月向全行业品牌开放“种草直达”功能,并将电商功能提升至App主界面一级入口。

据彭博社披露,截至2025年6月底,小红书估值达310亿美元,较2025年3月的260亿美元显著上升。

然而,小红书近期因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被“网信中国”通报。平台在热搜榜单等重点环节频繁呈现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类不良信息,已被采取处置处罚措施。

这是小红书成立12年来首次被监管部门单独约谈。事件与某明星及其经纪公司纠纷引发的关注相关。该明星注销微博账号后转向小红书活跃,其相关内容一度占据近20个热搜词条,账号粉丝数从430多万增长至2300多万。

大量用户反映多次点击“不感兴趣”后仍持续收到相关推送,最终引发监管介入。类似问题此前曾出现在新浪微博等平台。

近年来,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相继推出热搜榜功能,作为争夺用户注意力的重要工具。小红书日均搜索量在2024年四季度接近6亿次,超过百度日均搜索量的一半。

据小红书COO柯南透露,约70%的月活用户在平台有搜索行为。“主动搜索”已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也是推动商业化的重要引擎。

为提升效率,小红书推出AI搜索产品“点点”及多模态大模型dots.vlm1,并丰富内容生态,上线长文笔记、原创声明、语音互动、翻译等功能。目前平台月活跃用户突破3.5亿,但低于抖音超10亿和快手约6亿的规模。

小红书尚未将热搜直接用于创收,但正探索如何借助热搜流量吸引更多商家品牌入驻。

过去十年,小红书尝试自营电商未果,后转向“种草”价值挖掘,并于2023年提出“买手电商”概念。平台努力平衡内容社区调性与商业化需求,避免中心化推荐引发用户反感。

目前小红书商业化以广告收入为主,占比70%-80%,电商收入为辅。2024年明确三大商业化方向:扩展多行业覆盖、量化种草效果、构建更大生态。

“种草直达”功能已向全行业无门槛开放,支持跳转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小红书CMO之恒表示,重点在于回收数据以帮助品牌度量优化,而非独占交易闭环。

电商业务方面,小红书将6月推出的“友好市集”升级为底部导航栏一级入口,并推出“百万免佣计划”,对同一商家前一百万交易额免除佣金,仅保留0.6%支付渠道成本。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小红书电商发展重心转向“好货”与优质商家,不再追求极致低价或商品丰富度,而是匹配自身用户画像的商品结构。

这一“一放一收”策略被视为对商业化路径的重新校准,在竞争中寻求差异化生存空间,注重平台基因契合度与内容生态平衡。

尽管如此,小红书在加速商业化的同时面临矛盾:既希望以“好货”培养长期消费习惯,又因IPO传闻等压力急于激活流量。

此次被监管部门约谈,反映出平台为获取短期流量可能牺牲内容质量的风险。2025年7月,小红书将品牌口号从“你的生活指南”升级为“你的生活兴趣社区”,试图通过多元“兴趣”连接各方,挖掘用户价值。

长远来看,内容生态被视为平台根本。只有构建用户可共鸣、商家能成长的健康生态,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