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气(600875.SH/01072.HK)于9月18日宣布以15.92港元的价格配售6800万股,预计所得净额约10.75亿港元,其中50%用于研发注资,50%用于扩展销售渠道。此次配售价较9月17日收市价17.3港元折让约7.98%,较此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7.08港元折让约6.81%。
此次配售距其2023年启动、2025年到账的41.17亿元定增不足半年。东方电气表示,发电设备行业正经历“双碳”驱动的深刻变革,可再生能源及新型电力系统配套设备需求强劲,公司需持续投入以保持领先地位,配售资金将为经营活动提供支持。
作为国资委控股的全球发电设备龙头企业,东方电气近年在水电、重型燃机、海上风电、生物质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研发投入持续上升,研发费用从2020年的20.03亿元增至2024年的30.09亿元。近五年研发费用率维持在5.6%左右,高于上海电气平均低于5%和哈尔滨电气平均不足3%的水平。
发电设备行业属资本密集型,项目周期长、资金占用大,尤其是海上风电、氢能等新项目前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2023年4月,东方电气定向增发获上交所受理,原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用于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但2025年4月公告显示,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41.17亿元,较上限缩水近10亿元,且后续还将补充流动资金额度由12.78亿元调减至8.22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笔定增资金已使用25.27亿元用于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另有1291.74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尽管定增资金已到账,但财务压力未见明显缓解。
等待募资期间,东方电气因存货跌价、合同资产减值等问题侵蚀利润。202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7.7%至29.22亿元,扣非净利润下滑23.11%,主要因资产减值损失由2023年的4.96亿元增至11.48亿元,其中存货跌价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增加2.62亿元,合同资产减值增加约3.9亿元。
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板块增长,公司营收达381.51亿元,同比增长14.03%;归母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增长12.91%。但经营性现金流仍承压,净额为-5.56亿元,主因采购支付的现金流出增加。同期筹资现金流为52.21亿元,其中41.17亿元来自定增。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大幅攀升,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达29.99亿元,较2023年增加近20亿元,在建工程较年初增长80.89%。2025年上半年新增四个在建工程项目,在建工程金额增加2.73亿元,同比增长19.07%,进一步占用营运资金。
为填补资金缺口,公司有息负债持续上升,从2023年底的18.0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末的37.67亿元,其中长期借款增加20.52亿元。资产负债率由2023年底的65.96%升至2025年上半年末的70.96%,负债总额超1109亿元。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货币资金为312.59亿元,其中受限资金47.25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3.42亿元。两次融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与项目建设,叠加有息负债增长,短期偿债“资金缺口”仍未填补,资金链持续承压。
截至9月19日收盘,东方电气A股报18.9元,总市值640.78亿元;H股报16.53港元,下跌1.55%,总市值560.43亿港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