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近期陷入舆论与经营双重危机。网红员工“燃烧的陀螺仪”被传遭公司要求删除全部视频作品,引发网络热议。该员工系民航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曾因传播正能量获官方表彰,其好友“老湿”称其因影响力过大被施压删稿,否则“未来路不顺”。事件折射出公司内部管理紧张态势。
2025年7月1日,南航吉林分公司机长李某某因工作纠纷刺伤两名同事后跳楼身亡,暴露出内部矛盾。此前,有员工在网络反映遭遇“技术检查报复”,加剧外界对公司治理的质疑。同年1月,乘客傅先生在南航航班座椅袋中被裸露针头扎伤,后续处理未能平息争议,致其被诊断为中度抑郁。2023年6月,沈阳乘客李女士购票后信息泄露遭诈骗44万余元,起诉南航信息保护缺位,案件尚未定论。
财务状况亦不容乐观。2025年上半年,南航成为三大航中唯一亏损扩大的航司,负债总额达2847.7亿元,较年初增加近80亿元,同比暴增超200亿元,资产负债率约85%。同期,国航、东航均实现减亏,股价表现上南航年内下跌7.4%,远逊于国航和东航。
运营效率方面,南航单位客公里收益为0.46元,低于国航的0.51元和东航的0.49元。跨境电商物流增长乏力,南航物流净利润同比下降6.48%,而国货航净利大涨86.15%,东航物流微增0.9%。为控本增收,南航自2025年3月起对部分飞机更换国产轻薄型座椅,增加经济舱座位数,被旅客戏称“硬座化”,引发舆论批评。
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公司在成本压力下采取紧缩策略,可能加剧员工情绪与公众信任危机。管理层对高影响力员工的管控、安全事故频发、服务瑕疵及财务压力交织,正持续冲击企业声誉与运营稳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