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加大AI芯片投入并推进全球化布局
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主峰会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表示,腾讯将持续强化AI能力,并加大在AI芯片领域的投入力度。他指出,AI能力的发展以人为本,聚焦于打造最好用的人工智能产品。
针对算力需求,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宣布,腾讯已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并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建设。腾讯云坚持软硬件协同的全栈优化战略,通过异构计算平台整合多种类型芯片,提供高性价比的AI算力服务。
汤道生透露,腾讯AI部分产品已实现盈利,部分仍处于投入阶段,公司将持续把握市场新机遇。AI相关收入增长显著,AI浪潮对云基础设施拉动作用明显,模型与智能体领域已形成大量客户案例,推动收入上升。
他表示,腾讯旗下“元宝”日活跃用户增长迅猛,C端用户对AI的需求明确且价值清晰。腾讯正与多家芯片厂商推进适配工作,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择最优硬件,以开放态度合作,提升模型与工具的适配性。
对于行业“刷榜”现象,汤道生强调,腾讯不以冲榜为目标,而是注重解决实际场景中的用户痛点。他认为榜单更新快反映行业发展迅速,但模型是否好用最终由用户决定。
此前腾讯混元接入DeepSeek带来用户量增长,汤道生称此举基于真实用户需求。在应用中,自研模型与外部开源模型根据场景动态调整使用比例。例如3D内容生产优先采用混元,而部分生图、生视频场景尚无成熟开源模型可用。
他指出,企业选型关键在于匹配需求而非追求大模型。参数适中、推理成本低的模型若能有效减少“幻觉”,同样可满足客户需求。腾讯混元推出的多款轻量级开源模型已在实际业务中获得认可。
关于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发展,汤道生提出“增肌减脂”策略:扩大自研产品占比,剥离低质量或不可持续项目。目前云底座、数据库、大数据平台等自研产品收入健康增长,即使在价格下行环境中仍实现更高比例的业务扩展。
自2022年启动转型以来,CSIG致力于实现盈亏平衡。汤道生重申宁愿做150斤的壮汉也不愿成为200斤的“虚胖”个体,强调可持续经营。
财报显示,腾讯2025年二季度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至357.6亿元,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至555.4亿元。AI技术提升了广告定向精度和点击率,同时带动视频号与搜索流量增长,未来将创造新的流量增长点。
出海是腾讯云核心战略之一。汤道生透露,今明两年将在沙特、日本大阪等地建设新可用区。服务对象包括出海企业及当地游戏公司、互联网企业、视频平台和电商等。
当前海外客户对AIGC和智能体技术需求迫切,腾讯正与东南亚多个伙伴推进合作,已有试点落地。国内成熟的AI技术如刷掌支付将按“国内先行、再推向全球”的路径出海。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腾讯云国际业务保持高双位数增长,超90%出海互联网企业和超95%头部出海游戏公司使用其服务。2025年二季度,腾讯云国际收入大幅增长,海外客户规模同比翻倍。邱跃鹏表示将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与全球化投入,助力中国企业出海并服务全球客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