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首席执行官一职空缺半年后,人选正式确定。9月18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同意聘任王守诚为公司CEO。
王守诚出生于1991年4月,拥有北京大学硕士学历,毕业后以“融才”管培生身份加入永辉,历任CEO业务助理、集群运营合伙人、福建省区人力资源合伙人、闽赣省区人力资源总监、上海省区总经理、全国调改小组负责人及副总裁等职务。
王守诚在永辉“胖改”过程中表现突出,自2023年5月启动调改以来,他亲临一线参与胖东来模式的复制与优化。2024年6月19日,首家调改门店郑州信万广场店正式营业。
“胖改”主要围绕商品结构和员工管理展开。调改门店商品结构接近胖东来80%,增设胖东来专区,引入DL自由·爱白酒、DL燕麦片、DL洗衣液等自有品牌商品,并在水产、烘焙、鲜食等方面进行优化。员工平均涨薪30%,确保日均工作时长不超过8小时。
名创优品于2023年9月斥资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其创始人叶国富亦深度参与调改。2024年3月,永辉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叶国富任组长,王守诚任副组长。
王守诚曾表示,调改数据超过预期,未来将坚持品质路线,持续推进胖东来帮扶调改与自主调改双线并行。尽管调改门店运营成本上升,但费用率较低,整体投入产出比仍具优势。
然而,永辉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营收同比下降20.73%至299.48亿元,归母净亏损2.41亿元,由盈转亏。公司解释称,收入下滑主要因战略转型期间关闭长期亏损门店及调改歇业所致。尽管调改门店收入显著增长,但未能抵消关店带来的收入减少。
永辉超市成立于2001年,凭借生鲜差异化战略快速发展,2010年登陆上交所,2019年门店数达峰值1440家。自2021年首次亏损后,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超80亿元,成为推动“胖改”的核心动因。
近年来永辉加速关店止损。截至2023年末门店数为1000家,2024年末降至775家,全年净关225家。2025年上半年再关227家,截至6月底门店数为552家,一年半内近乎减半。闭店带来的租赁赔偿、人员安置、商品出清及资产报废等成本对业绩形成拖累。
调改进展方面,2025年上半年新开124家调改店,截至8月15日累计完成160家,预计9月底前突破200家。
供应链方面,永辉亦进行深度调整。2024年3月供应商大会上,叶国富提出聚焦核心供应商、核心大单品与长期主义。他强调反对频繁更换供应商,承诺亲自筛选首批200家核心供应商,并建立与供应商董事长年度对话机制。
据半年报披露,2025年上半年已完成2860家标品供应商裸采合同签订,精简供应商约50%,实现商品升级汰换。生鲜板块源头采购比例提升至60%以上,烘焙商行联营占比从31.5%降至12%,自营销售额占比由40.2%提升至78.1%。
永辉管理层在半年度业绩会上表示,下半年将继续推进门店调改与闭店,预计全年盈利承压,但第四季度有望明显好转。业内人士指出,胖东来历经30年深耕仅开设13家门店,其精细化运营模式难以短期复制,永辉实现正向增长循环仍需时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