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避免一哄而上推进“人工智能+”

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人工智能+”必须坚决避免无序竞争、一哄而上,要求各地和各行业因地制宜推进。

一个时期以来,综合治理“内卷式”竞争工作持续推进,避免新兴行业盲目投资建设是其中重要方面。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规模效应,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在发展初期都曾经历野蛮生长期。资金和人才快速涌入,但因缺乏统筹规划,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供需失衡,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拖慢了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的步伐。

实践表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需要大量资源投入,但产能扩张速度一旦超过需求释放速度,反而会抑制产业良性发展,违背政策初衷。只有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加强技术突破、应用落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关键环节的基础建设,产业才能更快步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发展“人工智能+”同样需坚持循序渐进、合理布局。

要提升政策工具的精准性。部分地方在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时,过于追逐投资额、建设数量等量化指标,政策未与实际发展效益挂钩。应提高政策支持的精准度,引导各地从“规模激励”转向“质量导向”,避免重规模、速度而轻质量、长远,确保“人工智能+”真正落地见效。

要注重因地制宜、分业施策。推动各地立足自身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格局。同时结合行业特点,聚焦破解痛点、难点、堵点,针对性挖掘人工智能赋能的深层次需求与高价值场景,充分释放增量效能,使“人工智能+”在科学规划、差异化布局和务实应用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