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共7章55条,涵盖创造运用、行政与司法保护、社会共治、服务管理等内容。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水木在9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福建依托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福建分中心、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等平台,推动智能制造、锂电新能源等领域专利平均审查周期由15.6个月压缩至70天,提速85%。截至8月,全省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42万件,同比增长18.92%;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1.46万件,同比增长15.16%。在第25届中国专利奖中,福建获17项专利奖,其中1项为金奖。
福建已累计建设7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4个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327个商业秘密保护联系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整体处理周期压缩超50%,显著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2024年以来,福建建成15个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4个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推动专利转让许可超2000件。先进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运营中心促成供需对接超32亿元。通过“知识产权+技术经纪人”模式,引导3700名技术经纪人参与专利挖掘与培育,加速成果转化。实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带动地标产业产值超4000亿元,9个县入选全国县域地理标志百强县。
福建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设立60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和3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提供低成本、高质量数据支撑。打造“知识产权赋能直通车”服务品牌,开展71次对接活动,为2500多家企业提供纠纷应对、专利布局、公益培训等服务。累计登记发放数据知识产权证书668份。
福建已建成4个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上线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监测系统,开展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科普护企专项行动。2024年以来,为2266人次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策略与纠纷应对培训,向760多家企业提供预警服务,助力闽企参与国际竞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