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消保委于9月22日发布第三方火车票抢票平台专项调查结果,涵盖问卷、体验及协议分析等多维度数据。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507份,并对携程、去哪儿、飞猪等9家平台进行线下购票体验。
数据显示,91.72%受访者使用过第三方抢票平台,其中41.83%每年使用3~5次,34.54%使用6~10次。52.95%用户选择第三方平台主要因“抢票成功率高”,而未使用者中,“担心软件存在风险”占比最高。近三成用户对抢票效果存疑,近五成认为12306已足够方便。
70.10%受访者认为第三方平台抢票成功率一般或较高,仅8.03%认为成功率可达80%。在核心功能需求中,“抢票成功率显示”和“24小时专人抢票”占比分别为47.56%和44.07%。超半数用户偶尔购买加速包,但37.88%对其效果存疑,18.43%反感加速包,认为其制造焦虑或存在非付费用户降权现象。
关于价格接受度,49.08%用户可接受10-30元加速包费用,31.18%接受30-50元。满意度方面,超七成用户对第三方平台表示满意,不满主要集中于“退改签体验差”(41.84%)、“诱导消费”(38.78%)和“余票信息不准确”(36.73%)。
实测南京南-北京南G4、南京南-秦皇岛G1236线路显示,各平台加速包费用从5元至70元不等,多数在30-50元之间,且高价服务承诺更高成功率。但实际结果中,12306官方平台均为最早候补成功,部分第三方平台出票晚于12306,近半数全程未抢到票,附加费与抢票结果无明显正向关联。江苏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警惕多花钱反被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