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和英伟达联合宣布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计划部署至少10吉瓦的英伟达系统,用于支持OpenAI的AI基础设施发展,英伟达将在系统部署过程中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
第一吉瓦的系统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上线,采用英伟达Vera Rubin平台。10吉瓦的电力需求相当于400万至500万个GPU的功耗,接近英伟达今年全年出货量,是去年出货量的两倍。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表示,算力基础设施将成为未来经济的基础,此次合作将推动AI技术突破并赋能个人与企业。黄仁勋称该计划将支持“下一代智能”发展。
该合作采用分阶段部署模式,英伟达投资随建设进度逐步投入。财务结构上,OpenAI将通过后续采购芯片的方式“偿还”投资,确保英伟达在任何情况下获得回报。
此举被视为OpenAI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应对高额算力需求和潜在公司重组压力,同时减少对单一云服务商依赖。此前OpenAI已在甲骨文、微软和谷歌云服务上投入约3500亿美元。
对英伟达而言,这标志着其从硬件供应商向AI基础设施主导者转型。公司已投资50亿美元与英特尔开发定制CPU,7亿美元入股英国数据中心公司Nscale,并以超9亿美元收购AI初创Enfabrica的技术团队。
合作使英伟达能深度参与OpenAI模型优化,获取技术路线信息,增强客户黏性,应对AMD竞争及云厂商自研芯片趋势。即便OpenAI未来减少使用其芯片,英伟达作为投资者仍可受益。
10吉瓦的电力需求约等于10座核电站输出,远超当前主流数据中心50至100兆瓦的能耗水平。类似规模项目已在怀俄明州出现,规划建设10吉瓦AI数据中心,初期1.8吉瓦即超过全州家庭用电总和。
奥特曼此前被报道计划建设5至7个各5吉瓦的数据中心,总耗电量或达纽约州用电量的两倍。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怀俄明项目与OpenAI直接关联。
在美国实施先进半导体出口管制背景下,该合作凸显通过集中资源维持AI领导地位的战略。微软持有OpenAI大量股权并提供云计算支持,英伟达则通过投资与供应双重关系嵌入核心层。
行业呈现硬件与软件巨头通过资本绑定强化控制的趋势,加剧了对市场垄断和系统性风险的担忧。尽管合作可能加速AI发展,但也导致关键能力集中于少数企业手中。
该合作为非约束性意向,实际推进程度取决于通往人工通用智能的技术进展及其带来的经济回报。当前传统经济指标趋缓,AI成为高增长预期的重要押注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