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武汉经开区南太子湖超级充换电站一位电动车主通过V2G充电桩向电网反向放电,一小时获得60元收益。该车主家用充电成本为0.45元/度,而当地V2G项目在16时至24时放电价格达3元/度。
北京市西城区中国再保险中心B4停车场设有车网互动V2G示范站,配备9台15kW直流V2G双向充放电桩,放电每千瓦时补贴0.7元。北京居民合表电价为0.4733元/度。以电池容量52千瓦时的电动车为例,扣除通勤电量后每次放电30千瓦时,按每个工作日一次、年均250天计算,年净收益约1700元。
V2G(Vehicle-to-Grid)即车网互动,包含智能有序充电与反向放电,实现电动车与电网双向能量流动。车主可在低谷低价时段充电,高峰高价时段放电获利。
在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纯电动车将成市场主导,车网互动是未被充分开发的价值高地。磷酸铁锂电池可循环3000次,衰减至70%仍满足家用10至15年使用需求,富余2500次循环可用于储能“炒电”,70千瓦时电池包累计可放电近15万度。
欧阳明高预测,到205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3.5亿辆,单车平均电量70千瓦时,车载储能总量超240亿千瓦时,相当于全国日均用电量。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所长李立理认为,V2G重要性将迅速凸显,有望成为行业热点。
2024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上海、常州、合肥、淮北、广州、深圳、海口、重庆、昆明9城入选,同时30个项目纳入试点,包括“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V2G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
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指出,未来三年是关键窗口期,技术将聚焦高效功率半导体、精准电池健康评估算法和开放车-桩-网通信协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测算,参与车辆达10万辆时,单位调度成本降60%;百万辆级规模将带来系统效益指数级增长。
李立理预测,2028年起中国新售车型将全面标配V2G功能,2030年常态化放电V2G车辆年销量破千万辆。届时V2G削峰能力达2亿千瓦,占全网最大负荷10%—12%;2035年提升至8亿—9亿千瓦,占比近40%,短周期调峰问题将根本解决。
随着绿电占比上升,V2G将在“充绿电、替峰电”中发挥关键作用。至2030年和2035年,V2G替代减排量预计分别接近6亿吨和17亿吨,推动产业低碳化并助力高耗能行业更多使用绿电。
当前V2G推广面临共性瓶颈:设备成本高,7千瓦交流桩不足千元,直流双向桩曾超万元,现部分降至5000元以下但仍偏高;质保体系缺失,磷酸铁锂乘用车仅提供约300次循环质保,远低于其3400次平均寿命潜力,且用户参与V2G若电池损坏需自担十余万元更换成本,抵消收益。
差异化瓶颈方面,私人场景缺乏上网电价政策支持,放电计量、结算及收益转化无标准,商业模式难以成立;园区场景存在品牌车桩兼容难题,且车企跟进不足;公共场景因用户时间成本高导致使用率低。
调研显示,72%新能源车主对V2G存顾虑,主要担忧电池寿命(58%)、操作复杂(23%)和安全隐患(19%)。车主高先生表示,若充电桩不在生活半径内,专程参与不划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