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高端下滑,推穷鬼套餐谋转型

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营收利润双降,营业收入为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集团溢利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核心经营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24.08亿元,同比下降14.0%。

顾客数量减少超1000万人次,上半年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为3.8次/天,同店翻台率亦为3.8次/天,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去年同期大中华区餐厅接待顾客超2亿人次,翻台率达4.2次/天。

这是自2022年扭亏为盈以来,海底捞首次出现增速下降。去年同期营收与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7月底,海底捞全球首家臻选店在北京国贸汉威大厦试营业,定位高净值人群,人均消费超600元,较常规门店97.9元的客单价高出六倍,并收取10%-15%服务费。

臻选店主打粤式火锅,提供金汤花胶鸡锅、波士顿龙虾汤锅等招牌锅底,设有海鲜养殖区,可实现澳洲龙虾、帝王蟹、东星斑等“现捞现煮”。

服务升级包括厨师现场烹饪、个性化需求响应、鲜花布置等。试营业初期晚市接近满座,包厢预订排至两周后,顾客普遍充值5万至10万元。

随着热度消退,臻选店推出398元双人套餐和999元四人套餐,工作日使用可使人均消费降至200-250元。目前“十一”期间餐位富余,上座率不及开业初期。

用户评价分化,部分认为物有所值,部分质疑性价比。海底捞表示臻选店未来数量有限,主要布局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为应对业绩压力,海底捞同步推进下沉策略。其外卖品牌“下饭火锅菜”上半年收入增长59.6%,从5.81亿元增至9.28亿元,其中“下饭菜”一人食快餐贡献超55%。

北京首家“下饭火锅菜”实体店位于国瑞购物中心B1层,面积小,仅设8组桌椅,采用扫码点单模式,主打拌饭、冒菜、麻辣拌三大品类共16款产品。

菜单展示五大明星菜品:臻选红烧牛肉拌饭、浓香番茄牛肉粒拌饭、番茄虾滑捞饭、咖喱牛肉饭、日式蒲烧鳗鱼饭,价格区间为24.72-45.9元,被称作“穷鬼套餐”。

该门店无传统海底捞服务,不提供水果小菜自助,仅小料、海带汤、小零食免费。员工称周一到周五客流较多,周末较少,最畅销单品为浓香番茄牛肉粒拌饭。

一份接近25元的拌饭成本或不足5元,利润空间较大。但线下堂食价格高于外卖,导致多数消费者选择线上下单自提,外卖订单占七成,堂食仅三成。

2025年海底捞推出多种新业态门店,包括社区店、宠物主题店、夜宵店、亲子店及鲜切工坊。9月初首家社区店在北京昌平开业,营业时间从早6点至凌晨3点,售卖火锅、包子、饺子等,主食价格2.9-4.5元。

该社区店“十一”假期部分时段已订满,共20多张桌椅,设透明泡泡屋就餐区。部分门店推出工作日单人、双人套餐,客单价降至60多元,“六荤三素”单人餐68.6元。

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净增门店为负,截至6月30日共经营1363家餐厅,其中中国大陆自营1299家,港澳台23家,加盟41家。新开自营25家、加盟3家,关闭33家,净减少5家。

截至发稿,海底捞市值712.36亿港元,远低于2018年上市后超4300亿港元的历史峰值。行业层面,湊湊一年半关闭90多家门店。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6日,全国火锅门店总数53万余家,近一年净减少27126家,闭店数超19万家。

尽管子品牌上半年为集团贡献近6亿元营收,火锅主业仍面临增长挑战。海底捞“既要高端又要下沉”的战略显现增长焦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