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食品冲刺北交所:华莱士塔斯汀背后近20亿调味品生意

百利食品在北交所的IPO进程进入关键阶段。根据公告信息,9月22日百利食品通过了广东证监局的IPO辅导验收,并向北京证券交易所报送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报材料。

百利食品主要产品为沙拉酱汁、调味酱汁、面包糠、调味粉等西式复合调味品,是华莱士、塔斯汀等连锁品牌的供应商。旗下品牌包括“百利”、“味林”、“好味”、“金百乐”、“帆船”等。

由于主攻B端餐饮市场,且西式复合调味料领域已有丘比、卡夫亨氏、味好美等国际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百利食品在C端认知度较低。2024年西式调味酱类目CR5中,卡夫亨氏与好侍市场份额领先,百利食品未上榜,与其零售布局有限有关。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百利食品营收分别为12.61亿元、16.05亿元和19.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2.22亿元和2.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0.3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元。

该营收规模接近部分上市调味品企业,如天味食品(2024年营收34.76亿元)、千禾味业(30.73亿元)、恒顺醋业(21.96亿元)。宝立食品同期复合调味料业务营收为13亿元。

百利食品客户涵盖华莱士、塔斯汀、好利来、鲍师傅、泸溪河、85°C、九毛九等餐饮烘焙品牌,以及沃尔玛、麦德龙、大润发、盒马鲜生、Costco等商超,还包括叮咚买菜、朴朴超市、小象超市等电商平台。

2024年1-7月,塔斯汀、华莱士分别采购0.65亿元、0.33亿元,合计占总营收8.9%;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为12.45%,低于行业水平。相比之下,宝立食品同期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27.78%、31.09%和29.85%。

百利食品对大客户依赖较低,但其资本市场前景仍受下游连锁品牌发展影响。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塔斯汀门店达10105家,华莱士接近2万家,达19679家。塔斯汀三年净增超8000家门店,扩张迅速;华莱士依托下沉市场成为本土汉堡“隐形冠军”。

作为主要供应商,百利食品受益于国产汉堡品牌的快速增长。面对国际品牌主导的市场格局,其选择以性价比和本土化服务切入国产替代路径。

类似供应链企业上市案例已有宝立食品、佳禾食品、田野股份、立高食品等。但部分企业上市后面临挑战:田野股份2024年净利润下滑71.1%,2025年上半年再降38.8%,因原材料波动及客户集中度过高;佳禾食品受茶饮行业“去植脂末”趋势冲击,2024年粉末油脂收入下滑39.82%,整体营收下降18.68%,为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

因此,尽管下游客户增长带来机遇,但华莱士、塔斯汀未来能否持续扩张仍存不确定性。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环境低迷及行业“大开大关”的竞争态势,均使其发展及供应商资本化进程面临市场检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