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联合推进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应用

9月26日,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

《意见》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落地部署,普及应用一批智能体,建成一批“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志性创新工程;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智慧交通与智慧物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意见》明确六项重点部署:加快智能驾驶系统、远程驾驶座舱等产品研发;鼓励无人机、全地形车等新装备研制;鼓励城市加大场景和路网开放,推动新型快递配送设备规模化应用,推广末端智能配送服务;打造“人工智能+交通运输”高质量数据集、算法库、工具链;加快智能驾驶、智慧航运等重点领域标准规范制修订;鼓励企业牵头围绕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制定相关标准规范。

在加大关键技术供给方面,《意见》提出开展应用技术攻关、加快智能产品创新、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等任务,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人工智能产品体系。具体包括推动智慧列车装备、智慧重载、新一代通信信号装备、列车智能调度系统升级,加强智能船用设备、智能船舶和海上智能搜救装备研发,推进智能搬运装卸、仓储配送、智能安检等设施设备研发。

加速创新场景赋能方面,在组合辅助驾驶、智能铁路、智慧航运、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能建养、联程联运与智慧物流等领域部署7项任务,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集聚创新资源,依法依规推进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示范应用。利用高速公路ETC门架等既有设施,探索多杆合一、多感合一模式,科学布局车路云协同感知、控制设备与系统。

加快推动邮政快递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打造智能高效寄递网络,推动新型快递配送设备规模化应用,推广末端智能配送服务。

为完善人工智能创新环境,《意见》提出统筹优化算力供给能力、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推动泛在网络设施建设。加强行业算力资源统筹,动态整合企业算力,依托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强化算力保障。

加快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和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一体化建设,推动产学研用深化数据共享,建设高质量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集,探索建立交通运输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推动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物联网等技术综合应用,构建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的交通数据传输网络,加快建立5G、卫星通信、卫星互联网等公共网络与行业专用网络融合的交通数据传输通道。

同时,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提升产业生态孵化能力,持续完善人工智能治理机制,加快形成人才聚集效应。推动组建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整合头部公司、行业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通过共享算力、共建语料、共训模型培育开放融合生态。组织开展“十百千”创新行动,加速人工智能全面赋能,培育交通运输未来产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